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一路“象”北经济损失谁来赔?云南开始定损赔付

2021年06月16日 16:20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宋怡青

  原标题:一路“象”北,经济损失谁来赔?

  最近一段时间,一个野象群家族成新晋网红。它们沿着“西双版纳-普洱-红河-玉溪-昆明”一路向北,逛吃逛吃。

  无论离着云南多远,只要打开手机,总会被推送一些野象群的照片。它们或悠闲自在,或温馨小憩。

  网友争相玩梗,说这群庞然大物“憨憨的”,很可爱。偶尔刷一刷,的确还挺治愈的。

  不过,缓慢、悠闲、温顺,都是“假象”。

  如果多查一些资料会发现,野象迁徙本身并不是一件浪漫的、好玩的事情。野象比你想的更危险。

  首先,大象的日常生活基本只被一件事占据——吃。大象是纯粹的草食动物,每头大象一天所需的食物重达80-150公斤。大象一天中四分之三的时间,也就是16-18个小时,都花在吃东西上,“嘴根本停不下来”。

  迁徙过程中,野象群仅在元江县、石屏县就“肇事”412起,直接破坏农作物达842亩,初步估计经济损失近680万元。

  其次,野象群闯入村民家中的事情,时有发生。它们撕毁大棚,偷吃仓库里的甜脆玉米,撞倒高速路上的围栏,甚至跨过玉元高速,道路封堵至午夜……

  野象群北上40余天,长达500公里的路程,给途经地区的民众造成极大的生活困扰和经济损失。

  这些损失,谁来赔?

  在法律上,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造成的损失也是国家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因保护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或者其他财产损失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推动保险机构开展野生动物致害赔偿保险业务。”

  好消息是,早在2014年,云南省实现了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全面覆盖,所以此次野象造成的部分经济损失,将由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承担。

  大象:原来你们早有保险!

  “云南已对北迁亚洲象沿途造成的群众经济财产损失启动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定损赔付工作,待统计定损工作完成,将对沿线居民损失进行赔付。”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动植物处处长向如武近日表示。

  向如武介绍,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已覆盖云南全省,公众无须单独购买。

  野象群的故乡,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素有“野生动物王国”之称。由于人类活动范围增大等原因,当地野生动物肇事案件呈现出多发的势头。象、野猪、黑熊、虎、豹等大型野生动物与当地居民的冲突日益加剧。它们啃食玉米、甘蔗、香蕉等作物,导致农民损失惨重;甚至出没村庄造成人员伤亡。

  在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投保之前,野生动物肇事赔偿,主要依靠地方财政的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经费。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数据显示,该省筹集到的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经费曾经逐年增长,2010年已达到2210万元。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的相关负责人更是表示,西双版纳州是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分布较多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亚洲象分布数量最多的地方。省林业和草原局在安排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经费时,虽然给予西双版纳州重点倾斜,但是补偿经费缺口仍然较大,当地群众得到的补偿比例较低。因此,当地群众对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工作反映强烈。

  也是2010年,西双版纳州有关部门与保险公司合作,签订西双版纳亚洲象公众责任保险协议,尝试利用商业保险的方式来解决亚洲象肇事补偿的问题。

  一般来说,公共责任险是特定场所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需要投保的险种,用来转嫁其风险责任,以防因过失导致意外事故造成的第三方人身安全及财产损失。这种由政府全额出资投保、保险公司勘损赔付的模式,实现了由政府补偿向商业保险赔偿的转变。

  西双版纳州与保险公司合作的保险协议,期限为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保险金额为285万元,累计赔偿金额为3000万元。按照保单规定,在保险期间内,西双版纳州范围内发生的亚洲象肇事案件,只要符合保单规定的情形,全部由承保保险公司按照保单标准进行赔偿。

  2010年当年,西双版纳亚洲象公众责任保险立报案总数为164件,结案164件,赔付金额为437万余元,西双版纳州遭亚洲象损坏村寨已查勘3785户百姓。

  在“野生亚洲象公众责任保险”成功经验基础上,2011年,西双版纳州政府又投入660万元保费与保险公司签订协议,将州境内所有保护类野生动物的肇事损失全部纳入公众责任保险范畴。

  2014年,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已推广到云南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实现了全省覆盖,实现了“政府部门投保、保险公司理赔、受灾群众获益”。

  此次北迁的野生象群从进入普洱地区以来,承保公司密切与当地政府、林草部门等相关机构对接,通过监测象群活动、设置电子围栏、实地宣传培训、投喂食物等有效举措,努力降低野象在普洱地区肇事的损失。

  保险背后:诸多难题待解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学龙表示,运用市场手段保障民众人身和财产安全,建立降低野生动物侵害风险的商业保险制度,实现由政府直接补偿向商业保险赔偿的转变,是当前解决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明智之选,也标志着中国化解野生动物侵害风险和保护生态资源更加完善和多元化。

  北京林业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实施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后,基本上计划补偿金额与实际补偿金额间相差无几,补偿率达到99.52%,成效显著。

  但是,该报告也指出,保险赔偿的过程仍存在一些不足。

  其一,保险公司人手不足,肇事高峰期不能及时、全面查勘。野生动物肇事的高峰期集中在农作物播种期和成熟期,如果肇事范围大,许多村寨同时报案的话,保险公司的野外查勘人员人手不足导致不能及时解决所有村寨的查勘问题。

  其二,个别项目理赔标准低。野生动物公众责任险赔偿的个别农作物或经济作物的理赔标准较低,部分受灾群众对此存在意见。

  比如,普洱市2020年至2022年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标准显示,如有野生动物造成的人员死亡,保险公司一次性补偿60万元,医疗补偿和伤残补偿限额20万元。

  对于野生动物破坏的农作物,则根据作物种类和损坏程度进行赔偿。例如,经济作物橡胶,生长五年以下的赔偿20元/株,五年以上52元/株;咖啡三年以下8元/株,三年以上16元/株;茶叶苗1元/株,茶叶15元/株。农作物类别里,被大象偷食的稻谷按2.7元/公斤的价格赔偿,玉米赔付价则是2.3元/公斤。

  除此之外,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是经济较不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投保能力有限。前述报告指出,这需要各级政府共同努力,拓宽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的保费资金来源,从而提高赔付额。促使保险公司在核损清算、兑现赔款、提高赔偿等方面进一步做出改善。

  无论是保险赔偿,还是政府补偿,都只是缓解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诸多途径之一。要想有效应对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更需要综合性的措施。

  比如,吸引或隔离亚洲象等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从而减少野生动物肇事发生的频率,未来可以继续加强食物源基地和生态走廊的建设,科学规划和管理保护区范围。

  盛世太平,祥瑞有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更是应有的题中之义。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一路“象”北经济损失谁来赔?云南开始定损赔付

2021-06-16 16:20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