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0保险  > 正文
中经搜索

低收入家庭重残重病可申请“单人保”

2020年07月30日 07:24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敖 蓉

  近日,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民政部、中央政法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行为 做好服务纠纷处理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经本人申请,可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副司长蒋玮7月29日在民政部举办的2020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个提法是第一次在中央层面的文件中明确了“低收入家庭”的界定。

  据悉,低收入家庭明确为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城乡低保标准,但低于低保标准1.5倍,且财产符合当地相关规定的低保边缘家庭。通过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整户保”与只保障家庭中特殊困难人员的“单人户保”相结合的方式,将有助于扩大低保覆盖范围,提高低保兜底保障能力。

  蒋玮表示,对低收入家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实施“单人保”,既是对以往“生活困难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实施“单人保”政策的拓展,也是将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实施的“单人保”政策,由农村拓展到了城市。

  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确保群众基本生活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重点工作,尤其是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广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为此,相关部门启动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水平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扩大补贴发放范围。同时,在中央财政已经安排1489亿元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基础上,新增安排71.5亿元价格补贴资金。截至6月底,全国新增低保对象、特困人员339.6万人,为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46.2亿元。

  据介绍,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主要聚焦解决当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兜底、衔接、应急”,着力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城乡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保障到位目标的实现。除了推出特殊困难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的措施,还涉及了对生活困难未参保失业人员救助帮扶,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落实,贫困人口兜底保障,社会救助工作流程优化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例如,对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岗复工、连续三个月无劳动收入,生活困难且失业保险政策无法覆盖的农民工等未参保失业人员,未纳入低保范围的,经本人申请,由务工地或经常居住地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帮助其渡过生活难关。同时,考虑到无法定抚养人或法定抚养人无抚养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还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6周岁放宽至18周岁。

  蒋玮表示,这些具体措施体现了落实既有政策与出台新的政策相结合、实施阶段性救助措施与完善长期政策相统筹、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与优化救助程序相统一,既注重社会救助制度与失业保险等政策的衔接,又注重新的救助政策措施与以往政策措施的衔接,强化了社会救助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兜底保障安全网的作用和功能。

(责任编辑:关婧)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低收入家庭重残重病可申请“单人保”

2020-07-30 07:2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近日,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民政部、中央政法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行为 做好服务纠纷处理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经本人申请,可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副司长蒋玮7月29日在民政部举办的2020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个提法是第一次在中央层面的文件中明确了“低收入家庭”的界定。

  据悉,低收入家庭明确为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城乡低保标准,但低于低保标准1.5倍,且财产符合当地相关规定的低保边缘家庭。通过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整户保”与只保障家庭中特殊困难人员的“单人户保”相结合的方式,将有助于扩大低保覆盖范围,提高低保兜底保障能力。

  蒋玮表示,对低收入家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实施“单人保”,既是对以往“生活困难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实施“单人保”政策的拓展,也是将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实施的“单人保”政策,由农村拓展到了城市。

  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确保群众基本生活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重点工作,尤其是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广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为此,相关部门启动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水平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扩大补贴发放范围。同时,在中央财政已经安排1489亿元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基础上,新增安排71.5亿元价格补贴资金。截至6月底,全国新增低保对象、特困人员339.6万人,为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46.2亿元。

  据介绍,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主要聚焦解决当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兜底、衔接、应急”,着力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城乡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保障到位目标的实现。除了推出特殊困难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的措施,还涉及了对生活困难未参保失业人员救助帮扶,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落实,贫困人口兜底保障,社会救助工作流程优化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例如,对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岗复工、连续三个月无劳动收入,生活困难且失业保险政策无法覆盖的农民工等未参保失业人员,未纳入低保范围的,经本人申请,由务工地或经常居住地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帮助其渡过生活难关。同时,考虑到无法定抚养人或法定抚养人无抚养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还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6周岁放宽至18周岁。

  蒋玮表示,这些具体措施体现了落实既有政策与出台新的政策相结合、实施阶段性救助措施与完善长期政策相统筹、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与优化救助程序相统一,既注重社会救助制度与失业保险等政策的衔接,又注重新的救助政策措施与以往政策措施的衔接,强化了社会救助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兜底保障安全网的作用和功能。

(责任编辑:关婧)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