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搭售保险”早就该叫停
针对部分汽车客运站在销售汽车客票时,违背乘客意愿搭售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行为,交通运输部近日表示,将指导相关地方交通运输部门会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督促相关客运站认真开展核查、整改工作,在汽车客运站售票窗口等醒目位置明示保险自主购买提示和保险价格,杜绝默认搭售保险。
所谓“默认搭售保险”就是乘客在购买车票时,售票员未经乘客同意擅自将一些乘车意外人身伤害保险搭售给乘客。显然,这种强买强卖的做法有悖于保险法相关规定。
保险法规定,保险合同自愿订立,不得利用职务或者职业便利强迫、引诱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然而,有的汽车客运站售票人员无视这一规定,事先不履行告知义务,硬塞给乘客一张保险车票,令人无所适从。
按说,2元左右的人身意外伤害乘车保险费并不高,但乘客购买与否,话语权和选择权应该掌握在乘客手里,售票部门不能一厢情愿。对于这种强买强卖行为,乘客有权说不。
眼下,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搭乘汽车回家是很多人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交通运输部门及时发出保险产品“禁止搭售令”,可谓及时且必要,对维护乘客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具有积极意义。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