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月宣布加息后,不少保险产品由于收益率较低,被消费者视为“鸡肋”,一些代理销售保险的银行、邮局窗口甚至排起了长龙,要求退保或咨询的保户比往常多了几倍。
上海市民秦先生近日致电本报编辑部,询问加息后如何调整保险计划。秦先生两年前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一款投资型保险,选择的是年缴方式,保险期限为20年。“当初购买时,考虑到这个保险产品除了有人身保障外,收益率还比银行的存款利息回报高。可经过这次加息后,我发现银行储蓄利率几乎接近我购买的保险产品所能达到的收益水平。如果今后继续加息的话,我购买的这款固定收益的保险产品,就会存在一定风险,我是选择退保后转成银行储蓄,还是续保?”
加息后,保险计划究竟应该提前还是暂缓?保户该如何应对才能使购买的险种更有保障和收益?为此,一些业内资深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加息后,消费者的保险理财态度应该更加谨慎,不可盲目跟风,应根据自己购买的具体保险产品来加以调整。
加息对险种的影响不一
加息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已达2.52%,减去利息税后,一年期税后存款利率可达2.02%,直逼目前传统寿险产品2.5%的预定利率
当保险收益不再高于银行利息时,消费者开始将目光转投到银行储蓄上。这也是目前保户纷纷退保变现的主要理由。
据记者了解,加息对保险产品的影响不一,固定收益的传统寿险产品以及储蓄型产品受影响较大,而短期意外险、传统保障型保险受影响较小。消费者可根据自己手上购买的保单来分析利益得失。
“加息后,消费者在保险产品的投资和银行存款的收益之间作抉择,是有一定道理的。”沪上一家合资寿险公司产品开发部负责人分析,加息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已达2.52%,减去利息税后,一年期税后存款利率可达2.02%,直逼目前传统寿险产品2.5%的预定利率。
低利率时代,为了追求比银行利息更高的投资回报,消费者纷纷购买银保产品。“而如今当两者收益率相差无几时,市民必然更倾向于银行存款,因为,在公众心目中,银行储蓄要相对安全稳健,保险则存在一定风险和变数。”某中资保险公司副总经理表示。
据记者了解,上海不少销售银保产品的保险公司连日收到各营业点的退保反馈:已对其销售业绩产生了一定冲击。这或将促进其新产品的开发进程,设计产品时也将融入“加息”因素。
加息后退保需斟酌
保户提出提前退保时,保险公司不会全额退还保费,而要扣除一定管理费等。因此,即使将保险改为银行储蓄后会带来可观的收益,但与退保损失相比,有时候也是得不偿失
虽然,加息使部分寿险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大为减弱,但对于已购买寿险保单的保户来说,盲目退保变现改为银行储蓄,也不见得有多划算。尤其是在投保初期时提前退保,损失会更大。
据记者了解,一般保户提出提前退保时,保险公司不会全额退还保费,而要扣除一定管理费等。以长期性寿险为例,第一年保单现金价值较少,如保户此时提出退保,可能一分钱也拿不到;第二年保单现金价值为所缴保险费的20%左右,保户在此期间退保,保险公司将扣除保户所缴保费的80%作为退保手续费。因此,即使将保险改为银行储蓄后会带来可观的收益,但与退保损失相比,有时候也是得不偿失。
以秦先生为例,他与保险公司签订的是20年的保险期限,在保险合同没有到期时选择提前退保的话,保险公司退给他的钱会远远低于他这几年所缴纳的保费。最关键的是,秦先生首先要了解清楚,他购买的保单中有没有约定固定回报利率随银行利率的变动而变动。如果有的话,秦先生不必担心其收益会受到影响,因为保险公司会根据银行利率进行适当的调整,秦先生也就无须费神退保。
撇开收益不谈,盲目退保可能也会给保户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不能简单地把保险与银行储蓄做比较,片面地去强调它的收益,这样会把保险产品的功能本末倒置。相比银行储蓄,保险产品还有为客户提供风险保障这个重要功能。若因为银行加息的短期调整行为,盲目退掉已购买的保单,不仅会有退保损失,而且在风险意外降临的时候,也会使保户陷入无保险护航的困境。投保人应树立长期保险保障的观念,对于加息后是否退保,需细细斟酌。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央行调高贷款利率引发的房贷险退保潮或将无法避免。“央行此次加息和市场预期继续加息的说法,使得提前还贷现象激增,进而导致房贷险退保压力加大。对于消费者来说,与多支出的还贷金额相比,退掉房贷险产生的扣款损失相对较少。”据悉,加息后这段时间内,房贷险退保正在急速上升,退保客户几乎比平时多20%左右,咨询的人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