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保险 > 保险滚动新闻 > 正文
 
社会保障改革系列谈:解开社会保障改革的"死结"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8月21日 12:51
    这些年来,我国社会保障改革恰似走进“雷区”,举步维艰、寸步难行。如何解开社会保障改革的“死结”?

    1、摆正改革和发展的位次

    发展是社会保障面临的第一位的任务。在改革和发展的次序上,发展应当排在第一位。改革应当为发展“开路”,改革的对象应当是阻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绝不能为改革而改革。

    现在,在社会保障发展问题上,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面向城里人设计的社会保险制度,却要推向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乡镇企业职工、进城务工人员也要参保,城市社保还要“下乡”。二是面向组织化就业人群(通常所说的正规就业或单位就业)而设计的社会保险制度,却要适用于非组织化就业人群(或称灵活就业人员)。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估算,2004年,中国灵活就业人员的规模约为5000万人,主要包括自雇人员、自由职业者、非全时工、家庭帮工、家庭小时工等。这些就业人员中,已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比例分别约为30%和10%。有关部门建议把灵活就业人员做为社保扩大覆盖面的主攻方向,对此我深表忧虑和不安。

    2、分开处理新体制设计和旧体制遗留问题

    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一开始就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的。社会保障改革要服务于国有企业改革,这本身无可非议,问题在于,社会保障的新的制度安排和设计,过分纠缠于过去,而不能放眼于未来;只盯着国有企业,而不能面向全社会;过分强调甩包袱,千方百计要把未来的养老和医疗等待遇水平降下来,而忽视因此所造成的居民未来预期不稳定。

    从这些年社会保障改革的结果看,实际上是把新老问题裹在了一起,搅成了“一锅粥”:

    ——原来被社会保障覆盖的人群,害怕新制度,产生了“退休越晚越吃亏”的想法,拼命在追赶提前退休的“末班车”。现在到国有及国有控股的企业看看,很难找到年长的高级技工,提前退休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

    ——原来没有被社会保障覆盖的人群,畏惧新制度,感觉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很大,今年在甲城、明年又到了乙城,干到40岁,或许又回到了农村。再过二三十年,不知道找谁领养老金。

    最终结果,社会保障改革变成了“闭环系统”。

    搞好社会保障,不能再把新老问题裹在一起,要分别做好三件事:

    ——设计一种不同于社会保障旧制度的新制度,新制度要放眼于未来、面向全社会,在制度安排上绝不能为兑现旧制度的承诺而设计。

    ——关闭社会保障旧制度的大门,门里边的人可以出来(参加新制度),门外边的人不能再进去。

    ——选择稳妥的从社会保障旧制度向新制度过渡的方式,主要针对已被关进旧制度大门里的人而设计。

    3、实行现收现付的全国性制度

    这些年社会保障改革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养老和医疗保险上引入了个人账户,其出发点有这样几个:一是为了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也就是在社会保障中“植入”效率因子。社保改革大思路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二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因为过去一直认为人口老龄化高峰时,领养老金的老年人很多,缴费的在职人员会大幅度减少,光靠现收现付制肯定不行,从智利、新加坡等国家的经验中,加入了这个因素。三是形成自我保障的意识,这是针对以往体制而言的。社会保障光靠国家不行,国际经验已经证明,个人账户是一种很先进的制度。如果人们想将来年老不工作时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过多,完全可以通过个人账户进行积累。

    但是,应当明确一点,建不建立个人账户,这完全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情,应该用市场手段去解决。在国家法定的社会保障中,也搞个人账户,由公立机构负责投资运营,实际上是国家为百姓理财,这是不相信老百姓能管好自己钱袋子。一句话,个人账户可以设立,但不要放在社会保障层次。这些年来,一提起应对人口老龄化,人们总会先把目光投向基金积累的个人账户制,而对现收现付制“不屑一顾”。我在2002年提出的社会保障新计划表明,即使在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也不存在资金问题,社会保障是可持续的。再有一点,不设个人账户,还可以减少社会保障管理成本。每个人,包括流动性很强的农民工,只要缴纳社会保障税,不管在哪儿工作,也不管将来在哪儿定居,年老了都能享受到社会保障待遇。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