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观察  > 正文
中经搜索

数据安全不容忽视 三六零数字化安全为个人信息保驾护航

2021年11月29日 19:0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数据处理者利用生物特征进行个人身份认证的,应当对必要性、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不得将人脸、步态、指纹、虹膜、声纹等生物特征作为唯一的个人身份认证方式,以强制个人同意收集其个人生物特征信息。” 

  日前,国家网信办对外发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意见稿中就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了详细论述,这意味着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后,又将出台新的法律法规保障个人信息的正当收集及合理使用。 

  “保护用户隐私的责任应该由收集用户数据的公司承担。”三六零(601360.SH,下称“360”)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周鸿祎做客央视《对话》栏目时表示,在如何教会人们保护隐私的问题上,不能指望把老百姓培养成安全专家,老百姓只需要享受数字化技术的便利,应该由收集用户数据的公司来承担信息与隐私保护的角色。 

  当前,社会进入数字时代,数字化应用贯穿着日常生产生活的始终,由此也带来了新的数字化安全风险与挑战。海量的数据采集与应用一方面让人类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倘若批量个人信息数据遭到窃取、泄露,导致不法利用,会危及用户安全。 

  作为中国互联网最早的建设者之一,周鸿祎始终保持着对数字化技术发展的敏锐洞察,尤其警惕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安全挑战,他对数据安全存储与使用的观点与意见稿不谋而合。意见稿指出,“数据处理者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数据处理者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制定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并严格遵守。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应当集中公开展示、易于访问并置于醒目位置,内容明确具体、简明通俗,系统全面地向个人说明个人信息处理情况。” 

  同时,《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强调,“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对其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负责,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所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安全。” 

  360作为国内网络安全行业的佼佼者,多年来致力于守护用户上网安全,并在用户隐私守护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如推出《用户隐私白皮书》、加入全球最大隐私保护组织IAPP(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ivacy Professionals隐私专业人员国际协会)、打造SDK安全检测平台,破解隐私窃取监管难题等。相关产品也就隐私守护推出了不同功能。此前,360安全浏览器通过了由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工信部下属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的安全性能测评并获得权威安全测评认证。360极速浏览器正式上线隐私防追踪功能,可以通过辨别多种追踪技术并对其加以封锁,来防止用户上网习惯被追踪,进而阻止垃圾邮件和弹窗广告。 

  今年,360安全卫士推出了“隐私保镖”功能,能够凭借领先的安全技术,为用户提供7*24H全天候深度防御,让用户能够安心上网、隐私无惧。

  

  据了解,360隐私保镖拥有数据防盾、隐私体检、隐私清理和入侵防护四项核心功能,能够从防御、发现、清理和应急处理四个维度,为用户提供全链路的隐私守护。

  

  未来,360将继续深耕互联网安全最前沿,并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将用户安全守护进行到底。

(责任编辑:韩艺嘉)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数据安全不容忽视 三六零数字化安全为个人信息保驾护航

2021-11-29 19: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数据处理者利用生物特征进行个人身份认证的,应当对必要性、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不得将人脸、步态、指纹、虹膜、声纹等生物特征作为唯一的个人身份认证方式,以强制个人同意收集其个人生物特征信息。” 

  日前,国家网信办对外发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意见稿中就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了详细论述,这意味着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后,又将出台新的法律法规保障个人信息的正当收集及合理使用。 

  “保护用户隐私的责任应该由收集用户数据的公司承担。”三六零(601360.SH,下称“360”)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周鸿祎做客央视《对话》栏目时表示,在如何教会人们保护隐私的问题上,不能指望把老百姓培养成安全专家,老百姓只需要享受数字化技术的便利,应该由收集用户数据的公司来承担信息与隐私保护的角色。 

  当前,社会进入数字时代,数字化应用贯穿着日常生产生活的始终,由此也带来了新的数字化安全风险与挑战。海量的数据采集与应用一方面让人类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倘若批量个人信息数据遭到窃取、泄露,导致不法利用,会危及用户安全。 

  作为中国互联网最早的建设者之一,周鸿祎始终保持着对数字化技术发展的敏锐洞察,尤其警惕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安全挑战,他对数据安全存储与使用的观点与意见稿不谋而合。意见稿指出,“数据处理者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数据处理者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制定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并严格遵守。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应当集中公开展示、易于访问并置于醒目位置,内容明确具体、简明通俗,系统全面地向个人说明个人信息处理情况。” 

  同时,《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强调,“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对其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负责,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所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安全。” 

  360作为国内网络安全行业的佼佼者,多年来致力于守护用户上网安全,并在用户隐私守护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如推出《用户隐私白皮书》、加入全球最大隐私保护组织IAPP(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ivacy Professionals隐私专业人员国际协会)、打造SDK安全检测平台,破解隐私窃取监管难题等。相关产品也就隐私守护推出了不同功能。此前,360安全浏览器通过了由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工信部下属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的安全性能测评并获得权威安全测评认证。360极速浏览器正式上线隐私防追踪功能,可以通过辨别多种追踪技术并对其加以封锁,来防止用户上网习惯被追踪,进而阻止垃圾邮件和弹窗广告。 

  今年,360安全卫士推出了“隐私保镖”功能,能够凭借领先的安全技术,为用户提供7*24H全天候深度防御,让用户能够安心上网、隐私无惧。

  

  据了解,360隐私保镖拥有数据防盾、隐私体检、隐私清理和入侵防护四项核心功能,能够从防御、发现、清理和应急处理四个维度,为用户提供全链路的隐私守护。

  

  未来,360将继续深耕互联网安全最前沿,并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将用户安全守护进行到底。

(责任编辑:韩艺嘉)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