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学而思网校析2018高考全国Ⅰ卷作文:千呼万唤始出来 时光瓶子来遮面

2018年06月07日 15:2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千呼万唤始出来,2018年全国Ⅰ卷作文终于在今天揭开神秘的面纱,学而思网校高考研究中心语文教研团队在第一时间为大家奉上作文解读。

  2018年高考继续深入探索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精准落实“立德树人”考查重点,凸显高考育人功能。此次作文题目请考生由七个具体事件出发,写一篇文章,装进“时光瓶”,给2035年18岁的青年人读。无论从较为宽阔的视野,还是从相对微观的视角,都有利于考生展示其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一、选材特征

  2018年全国Ⅰ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材料作文题型。命题人在材料选用方面下足功夫,选择了从2000年至2035年之间7个事件,此类事件既有过去式,又有现在式,还有将来式。题目将“给那时18岁的人阅读”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

  二、考查目标

  首先,作文题目联系“世纪宝宝、北京奥运、天宫一号、互联网普及”等事件,一方面既可以让考生调动积累,又可以让考生从身边提炼事例;另一方面,由于内容与考生生活具有一定关联度,较容易激发考生的思维主动性,让考生有话可说,使得测量更集中于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水平。

  其次,试题材料既让每个考生有话可写,又让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该题目的思想主线清晰,考生理解顺畅;而在审题立意方面又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便于考生发挥这就为优秀作文提示了明确指向。

  因此,本题既给考生提供巨大写作空间,又有效防止套作宿构,从而极大提高了测试的效度和区分度。

  三、内涵分析

  第一,材料部分。该试题的具体材料按照时间排序同时使用省略号,意在引导考生洞悉材料自身的内在关联与延续性。七个不同角度、不同时空的材料为考生预留了写作空间,这样的架构利于考生完成自由发挥的理想写作。

  第二,导语部分。命题人在导语部分引导学生将写作主体聚焦到“你们”,也就是考生自己身上,并引导学生从材料进行联想和思考,这就指出了一个具体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命题人创设了一个具体情境,即要求考生“给2035年18岁的人阅读”,这就要求考生也应关注语言表述的清晰、明确。

  第三,试题亮点。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今年全国Ⅰ卷作文的一大亮点是对“想象”能力的考查,材料中允许考生进行想象,导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任务指令的对象也是虚拟的,同样需要考生的想象能力。这种命题思路,在某种程度上,与北京卷不谋而合。这就启发我们,在备考过程中,不仅仅关注全国Ⅰ卷本身,也应关注其他省市试卷,并在备考中进一步加强练习。

  最后,祝愿大家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学而思网校高考研究中心语文教研团队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