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2004年6月30日宣布,将维持了将近4年1%(美国1958年以来最低的)的美国短期基金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即从1%提高到1.25%。这是美国近4年来首次加息。
在过去三年半中,格林斯潘一直在稳步减息,以抵消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高科技泡沫破灭、“9·11”恐怖袭击以及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此间也有舆论和金融分析家认为,目前美国经济日益复苏,除个人消费和消费者信心指数不断增加以外,美国的劳动力市场也同样有所恢复。在这个时刻美联储加息将有助于控制通货膨胀。
除去以上的一些背景原因,笔者认为,美联储升息还有另一些背景:
首先,美元巨额的经常项目赤字难以平衡,2004年第一季度美国经常项目赤字达到创记录的1449亿美元。意味着美国每个月的海外资本净流入必须达到460亿的规模。而据报道5月份外国投资者在美国股票和债券上的投资为564亿美元,远远低于4月份时的760亿美元。这也就是说通过不断降息,造成经济增长、股市繁荣的短期效应以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的策略突然直接失灵了,这是美联储6月升息的出发点。
我们知道在外资净流入不足以弥补美经常项目赤字的情况下,美元下跌将不可避免。这会使得石油等原材料价格进一步失控。从而,迫使美联储改变2002年以来通过连续降息,推动经济增长、股市反弹的调控路径,转而求助升息。升息将使得美国固定收益证券的收益率上升,截至2003年末美国固定收益证券的规模达到21.9万亿。美元升息将会提高固定收益证券的收益率,从而将国际资本吸引到美国债券上。
其次,此次美元升息是在国际石油价格创出新高的情况下作出的。在美元贬值、原油需求膨胀、中东局势不稳定的背景下,8月10日,NYMEX9月原油期货价格盘中创出了44.98美元/桶的21年新高。
实际上,当前石油危机也正是源于美国债务危机,以及美国经济泡沫破灭以后采取的过度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在美元连续降息的情况下,其他主要国际货币为了减缓本国货币对于美元升值的速度,也频频降息,导致全球性货币政策宽松,引发全球性通货膨胀,而美国对伊战争也加剧了中东局势的动荡。
最后,美联储调控表现为一个典型的大选周期。一般而言,美联储会在大选的前一年降息以推动经济增长,而在大选前夕升息,在新总统上任初期紧缩经济,使经济回到健康的轨道上。这验证了一句名言:“政治的目的在于支持率的最大化”,实际上,这是美国式民主制度必然带来的“决策短期化”的结果,不仅体现在国家层面,也广泛存在于公司层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