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琪
近期,美元指数持续回落。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7日收盘,7月份以来美元指数已下跌5%。其中,8月27日盘中,美元指数最低下探至100.5113,为2023年7月21日以来新低。截至8月28日记者发稿,美元指数报100.916。
对于美元指数的大幅回调,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市场对美国经济“硬着陆”担忧再度升温,经济基本面对美元指数的支撑作用减弱。另一方面,在美国经济增长压力下,美联储降息时点逐渐明朗,包括美联储主席在内的美联储官员政策取向逐渐转鸽,导致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回落。
“此外,美国与日本货币政策逐渐分化,日本央行可能进一步加息,催动日元上涨,对美元指数形成抑制。”王有鑫预计,在美联储9月份议息会议后,美元指数将加快回落,年内跌破100将是大概率事件。
人民币汇率走势与美元指数保持反向波动格局。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记者发稿,7月份以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2.37%,其中在8月5日盘中一度升破7.1关口;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1.93%。
“近期美元指数快速下探,成为推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主要原因。”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明确的稳增长信号,要求“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并部署“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要加强逆周期调节”。这意味着短期内会有一批具体的稳增长政策出台,也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