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en.ce.cn/video_info/2020-2-21/158224675547.json,553,450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4日讯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末,我国外债余额突破2万亿美元,比2019年6月末增长345亿美元,外债余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短期外债占比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外债管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经济网《金融深1度》栏目邀请到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董辅礽讲座教授管涛和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进行权威解读。
嘉宾精彩观点摘编
管涛:债务证券的增长,从具体数据来看对于债务结构是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从这个期限结构来看,债务证券里头80%以上都是中长期债务。从这个币种结构上来看,债务证券的70%都是人民币债务。再一个,从结构上看,债务证券里主要是境外持有中长期的人民币国债,特别境外的投资主体是境外的央行,主要做为长期资产配置。
温彬: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扩大,包括对外开放特别是资本项目开放以后,债券类的资产,负债占比快速地扩大,这个扩大也是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现在它的规模大概占整个外债品种结构占到四分之一,所以对整个外债结构的稳定起到一个稳定器的作用。
它之所以扩大,一方面是我们有一批人民币,之前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在海外离岸市场有大量的人民币,正好中国金融市场、债券市场的开放给这些人民币回流提供一个机会。另外一方面,是我们国内在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对于银行,对于企业在境外融资也实现了便利化,使他们更好的利用境外的融资满足资金的需要,所以也增加了债券发行的需求。
(责任编辑:华青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