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指数设计完以后,其他机构可在此基础上设计人民币汇率衍生产品。”8月16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陶伟告诉记者。
作为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民币汇率压力指数测算”课题组的负责人,张正和中国银行及相关部门一同设计人民币汇率指数,以衡量人民币相对其他货币的波动情况。
二选一
“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下跌近0.25%,一下子就是203个点。”张陶伟说,随着人民币日波幅的增大,企业、机构对规避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风险的人民币衍生品需求越来越强烈。人民币汇率指数可以作为人民币衍生品的一个基础,指数设计完成后,其他机构可开发与该指数进行挂钩的期货、期权、远期等金融产品,供企业或机构套期保值。
该指数选取与人民币交易活跃的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六大主要货币兑人民币的汇率,根据其一定时期内的交易活跃程度加权平均后得到。指数以人民币汇改日——2005年7月21日——为基期。“因为那天是人民币新运行机制的起点。”张称。
他透露,以一个指数反映六种货币的波动比较有难度,这就要求在加权的方法及权重的设定上有一些讲究。“目前我比较偏向算术平均,因为在进行对冲交易时,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设计对冲量时难度较大。”
更为重要的是权重设定,张称,权重里必须表现这六种外币和人民币交易的活跃程度。目前,该项目可以通过抽样等方式从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得到外汇交易活跃程度的数据。但在技术上还需要具体修正,如交易量是统计实盘还是统计虚盘(即统计现货还是统计远期),货币交易的活跃程度上如何衡量一些不真实的交易等。
实际上,根据权重设定的不同,衡量人民币相对其他货币波动情况的指数可分为贸易指数和货币指数两种。贸易指数由目前与中国贸易活跃的10多个国家的贸易额加权后获得;货币指数则取与人民币交易活跃的六大主要货币的汇率,根据其一定的时期内的交易活跃程度,加权平均后得到。
最终,课题组选择了后者。“贸易指数很难达到套期保值的目的。”张表示,贸易量是一个表现宏观经济的变量,而非市场上的价格变量,难以针对贸易量设计产品做对冲。再者,贸易量并不能反映货币交易的活跃程度,如中国和越南的贸易量大,但基本是用美元做交易,和越南盾没有关系。
张透露,早些时候他们也曾推出了一个贸易指数,经过完善之后,过一段时间可能重新推出。
8月底指数设计完工
“没有现货市场做支撑,CME人民币衍生品对市场的影响是有限的。”张陶伟并不看好CME即将进行交易的人民币衍生产品。
他透露,目前国内人民币汇率指数的设计方案已初步确定,项目组正在编制指数所需软件、制定交易规则及筹备定期发布指数的机构。
到8月底指数设计完成后,其他机构将可以单独设计与其挂钩的衍生品。“关键是,这些产品是能做空的,这样才能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张称,国外的做法是成立指数公司,以指数来设计产品的机构须向指数公司交纳一定使用费。
能否得到其他机构的承认并针对该指数设计产品,这是指数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张认为,作为人民币汇率指数设计项目的直接参与机构,中国银行的外汇交易量占国内近80%,如果中国银行此后推出挂钩该指数的衍生产品,无疑有利于该指数的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