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APP上新“元管家”服务
本报记者 李 冰
9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在2022第二届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发布了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产品“元管家”。据悉,“元管家”是在数字人民币的钱包上部署智能合约,并在预付消费服务场景提供防范商户挪用资金、保障用户权益的解决方案。
“‘元管家’服务上线意味着数字人民币官方智能合约平台在预付费场景落地,可以有效解决近年来频发的预付资金类商户‘卷款跑路’、人为挪用预付款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等痛点。”博通分析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目前,元管家服务仍在试点阶段,且仅向部分商户开放,在支持元管家服务的商户购买预付卡消费服务后,即可在数字人民币APP中使用相关服务。用户可以对元管家卡片进行充值,并可在商户提供服务渠道进行消费以及退卡等服务。
数字人民币APP更新后,目前显示支持钱包快付的商户为85家。
“数字人民币APP(试点版)此次更新,一是新增元管家功能,体现数字人民币的‘智能性’和‘拓展性’;二是对于产品名称、页面格局、功能分类做了优化,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提升了用户体验。”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目前各试点地区展开的消费红包活动已经是数字人民币的一项标准化解决方案。消费红包借助智能合约限定数字人民币的使用条件,不能转账,无法兑回银行账户,只能在指定的商户消费使用。如用户超期未使用,该部分数字人民币将按照智能合约设定,自动返还给出资方,初步体现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互通性和模板化优势。
作为数字人民币的运营机构,商业银行也积极参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场景搭建。比如,2022年5月6日,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联合深圳建设银行举办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教培机构预付式平台发布暨签约仪式; 5月24日,由中国工商银行海南省分行和神州信息旗下全资子公司神州方圆合作打造的自贸港首例数字人民币预付资金监管系统正式上线;7月30日,北京商务中心区信链科技有限公司、交通银行北京三元支行、朝阳区厚海培训学校三方共同签署《朝阳区预付费资金存管服务协议》。
在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看来,未来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类应用将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消费券为代表的民生支持,通过定向场景的使用提振消费;二是凭借数字人民币可追溯特性及智能合约相关的技术特征,追踪资金流向、保障贷款用途,以及探索将特定贷款发放给贫困等特殊人群,在数字普惠领域展现出应用价值;三是通过规则的设定在预付式消费中发挥重要作用,保障资金安全,为消费者营造安全、可靠的消费环境。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