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关键点勾勒明年财政政策提质增效
2021年财政政策是否保持2020年力度?重点支持哪些方面?减税降费还有哪些政策值得期待?对于市场关注的这三大关键点,专家预计2021年财政赤字率可能适当降低,专项债发行规模或收缩,但财政对科技创新、经济结构优化、收入分配调整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仍会加强。减税降费应与税制改革更好结合。
保持适度支出强度
2020年,扩赤字、增专项债、发特别国债多管齐下,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发力保障了经济恢复性增长。专家认为,2021年财政政策依然会保持积极取向,特殊时期措施如特别国债继续发行的可能性较低。
2020年的财政赤字率目标定为3.6%以上,越过此前多年的所谓“3%红线”;发行1万亿元特别国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大幅提升;专项债规模扩容至3.75万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展望2021年的财政政策,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因此,中央政府的赤字、债务仍需保持适当规模。不过,当前地方债规模大于中央债,不利于国家债务风险管控,地方债比重应适度降低,减轻地方压力,也降低防控债务风险整体难度。应相应考虑扩大短期国债发行。
国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边泉水表示,财政政策的积极取向依然保持不变,但预计不会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财政赤字率从2020年的3.6%以上降至3%以下,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也会降至3万亿元左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认为,要加强公开透明、风险可控的地方债融资机制;优化国债和地方债券品种结构和期限结构。
把钱花在刀刃上
2020年,财政政策有力保障了在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的支出强度。在专家看来,2021年在重要领域,财政政策将加大支持力度,推出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数据显示,前11个月,与疫情防控直接相关的公共卫生支出增长了71%,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扶贫支出分别增长9.8%、9.5%、9.2%。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是要求更好地“把钱花在刀刃上”。财政部部长刘昆近日表示,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进一步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和支持方向,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支持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国家实验室建设。
李旭红预计,财政政策还将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将考虑推行以普惠性为主的税费政策。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将为企业提供更宽松的技术创新环境,防止区域性优惠政策过分突出。
结合税制改革减税降费
近年来,减税降费政策在助力企业轻装前行、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专家认为减税降费应与税制改革更好结合,保障财政收入可持续性。
今年以来,我国连续发布减税降费措施,包含支持疫情防控保供的应急措施、帮扶受疫情影响较大困难行业的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措施等。据税务部门此前透露,2020年新推出的措施加上2019年大规模减税降费形成的翘尾减收,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2021年减税降费相关政策会突出结构性,以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为主。”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税制改革也将继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税种可能有进一步完善性的改革。
刘尚希认为,2021年减税降费要更多与税制改革相结合。其中,降费要更多与社保体制改革相结合,比如在缴费制度、领取标准、养老金全国统筹、个人账户等方面予以进一步完善。减税也要结合税制改革加以推进。比如,增值税应减并档次,向中间档靠拢,为公平竞争创造条件。企业所得税制度也要进一步完善,适当在税率上做一些调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财政政策要“更可持续”。李旭红说,从长远看,税收仍是财政收入主要来源,只有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减税降费,放水养鱼,带来经济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性增长,才能保障财政收入可持续性。
(责任编辑:蒋柠潞)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