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整体发展趋势向好
2020年8月“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运行平稳,维持在43.7。
八个分项指标指数呈现“四升四降”。其中,信心指数上升0.3个点,采购指数和成本指数均上升0.2个点,融资指数上升0.1个点;但扩张指数下降0.2个点,市场指数、风险指数和绩效指数均下降0.1个点。六大区域指数呈现“三升三降”。华北地区上升0.2个点,中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各上升0.1个点;华东地区下降0.3个点,东北地区下降0.2个点,西南地区下降0.1个点。七大行业指数呈现“两升五降”。除农林牧渔业和批发零售业分别上升0.2和0.1个点外,其他行业小微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制造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各分项指标大多有所下降;农林牧渔业和批发零售业各分项指标大都向好。
从趋势上判断,虽然本月小微指数没有延续上涨态势,但笔者认为属于正常调整,小微企业整体发展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宏观经济整体都在向好发展。8月交通运输、电信等行业业务总量持续快速恢复,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有序恢复经营,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景气必将改善小微企业的经营环境,带动其尽快走出低谷。
第二,从小微指数本身反映的信息看,市场指数和绩效指数下降反映了市场需求不足,但采购指数和信心指数上升反映了企业对未来预期乐观。尤其是融资指数中的融资难度分项指标持续下降,反映了近期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各方高度关注小微企业,各项支持政策短期不会退出。减税降费政策持续落实,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给予到期还款困难的企业展期或续贷,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多项金融政策旨在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银行体系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尤其给予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持续降低。
第四,随着高校开学,各地人口流动加大,年轻消费群体将给市场带来活力。随着炎热天气和降水减少,建筑业进入生产旺季,生产活动有所加快,将促进大批建筑业工人流动。同时,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客运周转量将显著回升。这些因素将带动经济重新活跃,提升市场主体信心,拉动需求并促进民间投资。
基于以上判断,笔者认为针对小微企业的政策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
一是维持促进内需的政策。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国内大循环”,就要打通国内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进一步促进内需增长,充分释放整体经济活力,惠及作为中国经济“毛细血管”的小微企业。
二是维持针对小微企业的财税优惠政策和金融政策。笔者团队针对疫情期间的减税降费和补贴政策对小微企业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上述政策对企业稳定经营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金融政策的“增量、扩面、提质、降本”则对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虽然整体经济形势向好,但部分行业小微企业经营仍然存在困难。因此,维持前期的支持政策很有必要。
(作者孙文凯 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