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支持地方债发行是金融部门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日讯 8月3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会议,研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等问题,部署有关工作。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金融委成员单位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会议强调金融部门要继续做好支持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的相关工作,这是金融部门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因为这些专项债的项目,基本都是对应各个地方重要的民生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在当前政策传导过程中,地方债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重要结合点和联系纽带,金融机构支持地方专项债的发行,再加上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有助于疏通当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更为活跃的地方债发行,也有助于优化中国的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从而也为金融市场围绕地方债投资进行产品创新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巴曙松还表示,会议强调要鼓励银行利用更创新型工具多渠道补充资本,这首先表明当前的金融监管政策导向始终保持着以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监管原则的高度一致,没有因为经济结构的调整而放松对于资本监管的要求;同时,目前中国银行业的资本金补充渠道依然十分单一,补充工具的选择也较为有限,拓展更多的创新型的资本补充工具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监管提出创新银行补充资本工具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实力。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