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金融赋能 护航未来产业“星辰大海”

2025-04-02 10:31 来源:上观新闻

发展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上海正在打造未来产业的创新高地。作为上海本土金融机构,上海银行持续输出金融“马力”,连续两届支持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

《上银微动态》推出“解码未来”系列报道,带您走进2024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主赛区)复赛,领略“上天入地”的未来产业项目,和背后的银企双向奔赴故事。

助力集成电路“芯”突围

在2024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上,一家国产GPU(通用图形处理器)公司引起大众的注意,这家企业展示了自主算力在ChatBot(聊天机器人)、AI绘画、3D建模、数字人等领域的大模型应用。

其推出的一体机产品完美适配Deepseek 671B满血版,为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一款开箱即用的一站式AI生产力平台,助力从2人至200人团队将业务快速接入DeepSeek大模型。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对国家科技竞争力提升至关重要。天数智芯,这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专注于云端服务器级通用高性能计算GPU大芯片设计,致力于打破核心算力瓶颈。

2019年,还是初创公司的天数智芯,为获取更丰富的产业资源和人才,将总部迁至上海。彼时的它,既无成熟产品,也无稳定收入,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而集成电路行业研发难度大、资金投入多、商业化周期长,银行普遍“惜贷、慎贷”。

上海银行市南分行科创金融团队,通过深入学习行业知识、邀请专家培训,并结合国家政策与行业前景分析,为天数智芯制定了大额授信、分步提款的纯信用授信方案。根据早期订单金额确定贷款发放量,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保障服务质量,发放4000万元贷款,成为天数智芯的首贷行。

经过多年的服务,上海银行更加坚定支持国内“卡脖子”企业的长期发展,将天数智芯的总授信额度提升至2亿元。在上海银行的金融支持下,天数智芯发展迅猛,在7nm制程领域。先后推出训练芯片“天垓100”和推理芯片“智铠100”,助力国内集成电路实现多个从0到1的突破。

激活医疗科技“质”飞跃

在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浪潮中,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普强”)凭借自主研发的质子治疗系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成为国内首家取得注册许可证的国产质子治疗系统。这一突破性成果的背后,离不开上海银行以科技金融为纽带,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企业注入金融动能。

艾普强成立于2011年,深耕质子治疗设备研发领域十余年,其产品填补了国内肿瘤精准放射治疗的技术空白。2022年,艾普强首台国产质子装置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2023年11月,国家医保局批准瑞金医院质子治疗装置收费标准,同一适应症每疗程最高不超过17万元,首台国产质子治疗装置正式投入临床应用。截至2025年3月20日,质子放疗病例数达到564例,治疗效果良好,市场前景广阔。但作为重研发、长周期的科技型企业,艾普强在产能爬坡与研发投入并行阶段面临资金压力,其核心团队的员工激励需求也同步产生。

面对科技企业的这一迫切发展需求,上海银行浦西分行为艾普强精准“把脉”、量身定制了个性化产品,并于今年1月通过“员工持股融资”创新业务,为艾普强13名核心员工合计发放逾千万元贷款,期限长达10年,定向支持其股权激励计划。并通过股权纽带将员工利益与企业长期发展深度绑定,实现“以人带资”,既帮助员工解决持股资金短缺问题,又为企业稳定技术骨干、吸引高端人才提供保障,增强了艾普强核心团队的稳定性,助力企业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实现资金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上海银行积极布局未来产业,锚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行业,“量体裁衣”适配金融解决方案。同时,上海银行还与政府引导基金、知名创投机构深度合作,构建起“政银企”三位一体的生态体系,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为初创期和成长期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

截至2024年末,上海银行已累计为超过18000家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助力一批优质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军者。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关婧)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5银行 > 银行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上海银行:金融赋能 护航未来产业“星辰大海”

2025年04月02日 10:31    来源: 上观新闻    

发展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上海正在打造未来产业的创新高地。作为上海本土金融机构,上海银行持续输出金融“马力”,连续两届支持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

《上银微动态》推出“解码未来”系列报道,带您走进2024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主赛区)复赛,领略“上天入地”的未来产业项目,和背后的银企双向奔赴故事。

助力集成电路“芯”突围

在2024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上,一家国产GPU(通用图形处理器)公司引起大众的注意,这家企业展示了自主算力在ChatBot(聊天机器人)、AI绘画、3D建模、数字人等领域的大模型应用。

其推出的一体机产品完美适配Deepseek 671B满血版,为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一款开箱即用的一站式AI生产力平台,助力从2人至200人团队将业务快速接入DeepSeek大模型。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对国家科技竞争力提升至关重要。天数智芯,这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专注于云端服务器级通用高性能计算GPU大芯片设计,致力于打破核心算力瓶颈。

2019年,还是初创公司的天数智芯,为获取更丰富的产业资源和人才,将总部迁至上海。彼时的它,既无成熟产品,也无稳定收入,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而集成电路行业研发难度大、资金投入多、商业化周期长,银行普遍“惜贷、慎贷”。

上海银行市南分行科创金融团队,通过深入学习行业知识、邀请专家培训,并结合国家政策与行业前景分析,为天数智芯制定了大额授信、分步提款的纯信用授信方案。根据早期订单金额确定贷款发放量,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保障服务质量,发放4000万元贷款,成为天数智芯的首贷行。

经过多年的服务,上海银行更加坚定支持国内“卡脖子”企业的长期发展,将天数智芯的总授信额度提升至2亿元。在上海银行的金融支持下,天数智芯发展迅猛,在7nm制程领域。先后推出训练芯片“天垓100”和推理芯片“智铠100”,助力国内集成电路实现多个从0到1的突破。

激活医疗科技“质”飞跃

在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浪潮中,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普强”)凭借自主研发的质子治疗系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成为国内首家取得注册许可证的国产质子治疗系统。这一突破性成果的背后,离不开上海银行以科技金融为纽带,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企业注入金融动能。

艾普强成立于2011年,深耕质子治疗设备研发领域十余年,其产品填补了国内肿瘤精准放射治疗的技术空白。2022年,艾普强首台国产质子装置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2023年11月,国家医保局批准瑞金医院质子治疗装置收费标准,同一适应症每疗程最高不超过17万元,首台国产质子治疗装置正式投入临床应用。截至2025年3月20日,质子放疗病例数达到564例,治疗效果良好,市场前景广阔。但作为重研发、长周期的科技型企业,艾普强在产能爬坡与研发投入并行阶段面临资金压力,其核心团队的员工激励需求也同步产生。

面对科技企业的这一迫切发展需求,上海银行浦西分行为艾普强精准“把脉”、量身定制了个性化产品,并于今年1月通过“员工持股融资”创新业务,为艾普强13名核心员工合计发放逾千万元贷款,期限长达10年,定向支持其股权激励计划。并通过股权纽带将员工利益与企业长期发展深度绑定,实现“以人带资”,既帮助员工解决持股资金短缺问题,又为企业稳定技术骨干、吸引高端人才提供保障,增强了艾普强核心团队的稳定性,助力企业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实现资金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上海银行积极布局未来产业,锚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行业,“量体裁衣”适配金融解决方案。同时,上海银行还与政府引导基金、知名创投机构深度合作,构建起“政银企”三位一体的生态体系,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为初创期和成长期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

截至2024年末,上海银行已累计为超过18000家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助力一批优质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军者。

(责任编辑:关婧)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