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股市频道 > 黄湘源 > 正文
 
有限的改良不能消弥市场不公的祸端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9月26日 11:38
    此次出台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如果说有一些进步的话,那就是更有利于吸引大资金参与打新和炒新。不过,证监会的让步是有限的,特别是在询价配售方式和资金申购方式等涉及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问题上寸土不让。因此,有限的改良依然不足以消弥目前新股发行政策的不公平给市场带来的祸端。

    证监会之所以不愿改变这两种方式,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单方面向融资倾斜的政策特别需要资金的支持。至少到目前为止,询价配售方式事实上并没有起到发挥专业机构对市场化定价的理性作用,相反,由于询价者是配售专利的既得利益者而非埋单者,一些参与了初步询价的机构,往往并没有参与其后的投标。新的询价方式虽然对没有申购意愿的机构随意报价和不参加初步询价却参与网下申购的“搭便车”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新的询价制度本质上依然是一种利益交换和利益输送的方式,不可能给市场带来任何的利益公平。

    网下申购和网上申购同步进行的方式,其唯一的好处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由于机构资金享有网下、网上重复使用特权所引起的公平性问题。不过,这种公平并不意味着新股发行已经体现了对所有投资者的公平。必须指出,以所谓对资金公平偷换对投资者公平的概念是一个莫大的阴谋,其实质就是向大资金大机构进行利益输送,这是造成目前市场不稳定的最主要的原因,致使相当一些有种种原因而难以参与资金申购活动的投资者被排斥在新股发行之外。从长远来看,这将是影响市场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祸根。

    目前来看,管理层还依然在津津乐道于那个建立在资金公平基础上的所谓向公众投资者配售的高比例,而一点也没有“中行不足工行补”或“国航失手工行补”的意思,长此以往,那么投资者原来所寄予新股发行方式改革的全部希望恐怕真有落空的危险。
 
来源:中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