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的H+A,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像是一次漂亮的剖腹产。市场对H+A的期待,就像对于剖腹产一样,一方面是对新生儿的希望和喜悦,另一方面是对伴随新生命所诞生的旧体制的孽种所带来的一切有可能危及母体健康和新生儿素质的负面影响的深深顾虑。
H+A有利提升A股投资价值
在中行作出这次历史性的抉择之前,H+A在很长时间里一直难产。根据港交所提供的数据,从1993年到2005年10月,国有企业在香港融资和再融资额高达9882亿港元,接近1万亿。但是,国内大型企业海外上市,不免引起优质国资流失以及加速国内证券市场边缘化的担忧。
据权威人士透露,我国大部分海外上市公司都是低市盈率上市,导致海外新股认购者或战略投资者获得无风险的股票套利,并间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1993年至2005年大中型国有企业在海外上市过程中,涉及国有资产流失至少600亿美元。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海外上市不仅引起了“银行资产贱卖”的忧虑,也引起了内地投资者“肥水流入他人田”的感叹。市场对于中行的H+A,在内心的深处其实充满着期待。
因为优质大中型国企H股特别是蓝筹商业银行回归A股,有利于增加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
H股倾向散户A股却倾向机构
对于沪深股市来说,中行H+A的剖腹产不仅开启了关闭已久的H股回归A股的闸门,更重要的是启动了大型国企内地上市的新纪元。事实证明,剖腹产之痛并不是难以承受的。
不过,正像剖腹产的英文Caesarean Section所显示的那样,它在催生新生命的同时,也带来了孽种Julius Caesar。对此,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广泛担心。
扩容规模的大和小其实并不重要,中行A股的发行价是否接轨H股也不是问题的关键,重要的是政策的取向中有没有散户投资者的份。
中行H股由于实行“人人有份”的股份分配政策,把较多的股份分配给了倾向于长期持有的散户,使机构投资者分得的份额相对不足,这不仅有助于减轻中行H股挂牌的沽压,而且,持有筹码较少的机构投资者可能在二级市场增持,反而推动了中行H股股价的上扬。
中行A股在发行时却对机构大户倾斜,机构可以用数个账户申购和重复申购,散户则与此无缘。
中行H+A意义重大
中行H+A,有两个意义:一是为H股大规模回归A股市场探路,二是标志着以简单恢复融资功能的大规模扩容开闸。
市场对H+A的期待,也就像对于剖腹产一样,一方面是对新生儿的希望和喜悦,另一方面是对伴随新生命所诞生的旧体制的孽种所带来的一切有可能危及母体健康和新生儿素质的负面影响的深深顾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