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新股发行“排长队”大为减少

2020年11月29日 07:28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周 琳 

  自8月24日首批创业板注册制新股上市以来,截至11月26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已逾3个月。深交所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官方网站统计显示,创业板注册制下深交所累计受理IPO、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分别达449家、239家和13家,其中,注册生效的分别有60家、96家和2家。 

  创业板注册制是A股市场从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迈出的第一步,也是新股发行注册制全面推广的重要突破,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后,A股市场生态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新股发行和股票交易两个层面。 

  在新股发行市场方面,创业板注册制实施后,新股发行效率显著提升,传统IPO核准制和审核制出现过的“堰塞湖”现象几乎难觅踪影。Wind资讯统计,创业板注册制新股从受理日到发审委审核通过公告日的时间仅为50余天(最短IPO个案不足1个月,最长5个多月),远低于2019年以来470余天的新股审核时长,也低于科创板平均约160天的时长,过去动辄排队一两年才可上市的现象日趋减少。 

  平安证券分析师魏伟认为,新股发行市场规模增大,促使“无形之手”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一是创业板注册制下,新股发行平均市盈率出现正常范围波动。截至11月26日,创业板注册制下已有48家企业上市,平均发行市盈率为34倍。其中,首批18家企业发行市盈率平均值为39.3倍,此后上市的30家企业发行市盈率平均值为30.9倍。二是新股定价分化加大,在股票的一二级市场中均出现大市值企业获得流动性溢价现象,部分企业IPO申请“被否”。三是市场在加大新股供给的情况下,集中解禁和减持的压力增大。 

  从股票交易市场看,随着更多优质企业上市,存量市场的上市公司“壳”价值大幅降低,部分长期绩差企业面临退市风险。对于已上市的公司来说,注册制带来的新股供给增大,改变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用资金“投票”的偏好,过去在年末、季末流行的炒小、炒差、“炒壳”现象明显降温,优质公司获得更高市场定价和投资者追捧。截至11月26日,创业板注册制下已有48家企业上市,这48只股票主要分布在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行业,股价平均上涨25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注册制本身不支持“炒新”行为,因为注册制有可能对新股供求关系产生影响。新股炒高并不意味着新股有很高价值,仅代表在流动性充裕背景下,二级市场投资人情绪和看法比较乐观。在创业板注册制下,未来新股上市涨幅会越来越趋于理性。好公司会获得更高溢价,不被市场认可的公司则出现破发可能性也会提升。市场要发挥资源配置优化的作用,就需要市场化区别劣币和良币。 

  创业板注册制实施3个月来,市场对中介机构的要求也远高于过去,承销能力、定价水平、投行业务能力等成为券商未来转型的发力方向。 

  魏伟表示,对于承销商来说,新股发行市场业务规模扩大对券商板块整体业绩增长形成助推作用,但在个股分化背景下,新股销售难度也随之加大,能力较强的券商有望获得承接大项目的机会,券商投行的马太效应将愈发显著,同时销售能力较强的券商也将显现一定优势。除此之外,新股发行市场发行规模扩大的虹吸效应,对股票交易市场流动性形成压力,进而导致二级市场个股分化,头部公司将获得更多资金青睐。 

  对于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而言,创业板注册带来的变化为选股、确定股票买卖时机增加了不小难度。华泰证券分析师林晓明认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使投资者选择空间变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资风险。不论投资者准入门槛设置、交易规则变化,还是入市退市条件变更,都起到了引导投资者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作用。

(责任编辑:韩艺嘉)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新股发行“排长队”大为减少

2020-11-29 07:2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