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制度创新不止步 创业板改革方向渐明

2019年10月31日 07:16    来源: 中国证券报     黄灵灵

  创业板从改革创新中来,在改革创新中成长。十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服务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的制度创新。整体来看,创业板目前已基本形成内容透明、层次清晰、形式统一的监管规则体系。

  当前,创业板恰逢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春风,改革的目标无疑是不断增强板块包容性和覆盖面。分析人士指出,创业板改革的方向是,在上市发行、再融资、退市等方面做到更加市场化、更具包容性,并推进与之相匹配的信息披露制度、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的完善,使得改革快速、平稳落地。

  完善差异化发行上市制度

  创业板主要定位于服务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在制度方面,与主板服务大盘蓝筹企业、中小板服务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形成错位和补充。一是利润门槛更低,二是现金流及收入要求更低,三是放开无形资产占比要求。

  差异化的门槛使得资本市场真正拥有了服务创新创业企业的平台,大大提升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包容性。一是降低了A股市场的盈利门槛;二是放开无形资产占比限制,提升了对新经济、新业态的包容性。

  “过去十年,创业板在服务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来看,创业板上市要求仍然比较严,其职能尚未充分发挥,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将创业板建设成一个包容性更大、覆盖面更广的板块。如在上市标准方面,应增加对公司的包容性,且不应局限于战略新兴行业。”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

  长江证券承销保荐董事总经理殷世江认为,创业板要定位为筛选优秀的公司,而不是筛选优秀的行业,因此不应限制企业范围。同时,建议在评判行业竞争力时增加对毛利率指标的考虑。

  推进多元化退市制度改革

  创业板推出时,与主板相比增加了“净资产为负”“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低于100万股”等退市指标,通过设置市场化指标强化板块风险控制机制。此外,创业板于2012年发布《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并相应修订上市规则,遏制炒壳炒差不良风气,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体系。

  “创业板退市制度改革中,净资产等财务类退市指标、市场化退市指标、快速退市、严格恢复上市审核标准、设置退市整理期等规定在后续主板退市制度改革中被借鉴或采纳,创业板对健全完善我国资本市场退市制度起到了关键的引领作用。”某头部券商投行负责人表示。

  但也应该看到,未来随着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的推行,资本市场入口将进一步通畅,为保证市场实现优质“新陈代谢”,推进劣币高效快速出清、完善多元化退市制度也应跟上步伐。

  田利辉建议,在退市方面部分借鉴境外市场的方式,让壳股逐步转化为“僵尸股”,实现“软退市”;投资者服务方面,加强投资者教育的同时,可探索实行投资者适当性的考试制度。

  强化行业信息披露

  在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成为监管的生命与核心。

  2003年,创业板推出行业信息披露指引并全面实行信息披露直通车。行业指引规则体系逐渐形成,准确地揭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在业务模式、盈利模式等方面的鲜明特点,提高了信息披露的可读性、可比性和有效性。

  此外,创业板全面执行业绩预告制度,要求公司及时披露一季度、半年度、三季度及年度的业绩预告。“这个机制切实保障创业板公司及时披露经营情况,对于投资决策非常重要。”中信建投金融工程与大类资产配置首席分析师丁鲁明说。

  另外,创业板推出一系列信披制度,从严监管超募资金使用、强化对大股东减持的监管要求、压严压实保荐机构责任。

  如何进一步推进制度完善?田利辉认为,信息披露在强调完整性和规范性的同时,更要保证真实性。

  “信息披露要准,要重视对科技类企业关键指标的披露,比如专利数量、收入情况、客户情况和重大合作等,而不是一味求稳,只看历史业绩。”丁鲁明建议。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制度创新不止步 创业板改革方向渐明

2019-10-31 07:16 来源:中国证券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