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科创板开市满月大吉 券商有“收成”更有“收获”

2019年08月22日 07:23    来源: 证券日报    

  文君

  科创板7月22日开市至今已经满月,从各项表现和交易情况来看,板块在逐步从开通初期的“高换手、高关注”状态,逐步向正常状态回归,换手率、估值、个股表现等维度都在向更可持续的状态回归。

  科创板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它的推出也直接为券商的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带来增量,同时也将有助于券商大投行业务的转型升级。科创板开市满月之际,券商们有“收成”,更有“收获”。

  首先来看看科创板给券商带来的“真金白银”。

  7月份的券商业绩直观地反映出,在科创板IPO业务的带动下,券商投行业务发力,在各主要业务线中“一枝独秀”。7月份,全行业股权承销金额达1571亿元,环比大增 373%,其中新增 IPO 项目50 家,合计募集资金达 445.91 亿元,环比大幅增长 325%;股权再融资(增发与配股)规模达 1124.90 亿元,环比增长近 4 倍。而近一个月内,券商共计分食25.6亿元的IPO承销与保荐收入,其中科创板项目承销收入高达20.99亿元,占比高达81.99%。

  打新方面也有好“收成”,68家券商自营盘及资管子公司平均获配8只科创板百元股7393股,累计浮盈4.65亿元;大资管业务方面,7月份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收益榜前6位均被中金公司旗下科创板产品所包揽,并在短期取得高收益;另外,受到科创板开市的提振,7月份券商APP活跃用户数量逆势走高。

  此外,科创板还将带来交易佣金收入、资本中介收入、研究服务、托管服务、跟投收益等收入。

  除了主营业务实现增收之外,笔者认为,科创板给券商带来更多的无形资产。科创板带来券商供给侧改革,重新定位券商专业性与重要性。

  首先,科创板推动券商向专业投行领域进军,促进券商大投行业务转型与升级。在传统通道类投行业务中,券商之间更多比拼的是各类资源,专业能力方面的差异被弱化了。比如,科创板采用更加市场化的询价定价方式。科创板赋予了市场更大的定价权,也对券商的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也考验券商在销售、撮合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与综合实力。

  科创板的设立将为券商带来业务模式的转型与业务结构的重塑,摆脱传统通道业务束缚,加速 IPO、增发、直投等子业务的融合,加强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同。

  其次,科创板相关制度压实保荐机构责任,促进券商资本实力和研究能力同步发展。科创板试行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券商与被保荐上市公司的利益被绑定在一起,要求券商对承销保荐项目加强尽调与甄别工作,提高价值判断能力,加大券商等保荐机构责任压实。券商在开展投行业务的时候有抬高定价的倾向,在开展直投业务的时候有压低定价的倾向,跟投制度有助于券商发行定价与投资定价的统一,做出更合理的定价,反映真实价值。

  第三,给券商大投行带来业务增长点。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为券商提供发展重资产业务多元化的良好契机,比如做市商业务。科创板细则明确指出股票交易实行竞价交易,条件成熟时引入做市商机制,做市商可以为科创板股票提供双边报价服务;又比如做空机制。由于科创板全部股票自上市首日起可作为融资融券标的,因此融券业务发展有望突破瓶颈,有望丰富券商重资产业务构成。除此之外,随着科创板制度的逐步完善,个股期货、个股期权等其他做空机制有望推出,进一步推动做空机制的发展完善。

  科创板开市满月之际,券商喜迎业务增量带来的好“收成”。但科创板对券商来说,不仅仅意味着短期的业绩增长和收益。券商更大的“收获”是迎来业务结构的调整以及盈利模式的转型,打破同质化格局实现差异化发展。在科创板和注册制改革推进过程中,券商面临着更高的业务标准,动力与压力也是一种“收获”,见证着国内券商向专业投行领域进军的每一步跨越。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科创板开市满月大吉 券商有“收成”更有“收获”

2019-08-22 07:23 来源:证券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