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公共服务补短板加码 18部委要求扩大资金投入

2019年02月22日 07:13    来源: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包兴安

  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要求,扩大资金投入。鼓励地方政府依法合规采取PPP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和服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综合利用债券、保险、信贷、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为社会领域公共服务项目融资提供支持。

  “当前,经济增长和投资的重点聚焦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领域项目建设。”财政部专家库专家、360金融PPP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唐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用好PPP模式,对于优化公共服务项目品质,促进地区城镇化更为全面、稳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唐川认为,从城镇化项目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因前几年地方各类基建项目发展过快,导致了“超前”发展情况严重、地方财政面临高压,故而从现行的发展布局来看,除了对地区发展有重大贡献的项目以外,服务功能较弱的大型基建项目已不被提倡,而是会着重发展投资金额较小、市场效益较好、依托于较轻固定资产的公共服务领域项目,即以服务为主导的项目。

  方案指出,继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对储备项目的协调调度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和开工建设,推动在建项目顺利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早日建成发挥效益,避免形成“半拉子”工程。

  “PPP是公共服务项目的重要投融资模式,对于许多总投资金额较大的公共服务项目而言,PPP模式有着比政府采购模式更广的覆盖范围。并且从财务角度来看,PPP模式有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作用。”唐川说,PPP的客观优势将令其与下一阶段的公共服务项目大发展密不可分。

  唐川认为,在公共服务补短板方面,PPP模式可令政府和社会资本方优势互补,使公共服务的供应效率得到实质性改善。此外,PPP长周期、多主体参与的优势还可帮助欠发达地区更为快速地提供更好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而在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也能提升城镇的宜居性,对于非一线地区而言,可以吸引更多人才、留住更多人才,进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使全国各地区能够实现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