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长期投资逻辑不变 医药板块吸引力提升

2018年10月15日 08:5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国庆假期后A股连涨势头戛然而止,医药板块跟随大市步入调整。受疫苗事件、带量采购等冲击,今年第三季度中证医药指数整体表现欠佳,大幅跑输大盘。我们认为,经过前期调整,医药板块估值压力已大幅消化,长期投资价值正在显现,未来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国家投入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健康意识提升等,医药板块有望长期走牛。

  长期成长逻辑不变

  回顾医药板块今年前三季度的市场表现,可谓一波三折。前五个月,伴随医药上市企业陆续披露一季报,中证医药指数一路上行,年内累积最大涨幅一度达到15%。进入6月份,医药板块跟随大盘步入调整,7月份疫苗事件爆发,板块进入超跌状态,8月以后,受到医药新政影响以及整体市场拖累,板块跌势不改。如此种种,直接导致医药板块前三季度表现差强人意。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在人口老龄化、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的背景下,医药板块仍然具备长期配置价值,且在医药行业利空逐渐出尽的情况下,回调是较好的加仓和摊薄成本的机会。

  医药行业的长期投资逻辑是人口老龄化和中国疾病谱的变迁,这一逻辑在未来5年、10年甚至20年都不会改变。参考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未来我国医疗费用的支出还会继续增加。

  卫计委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医疗卫生费用支出4.6万亿,占GDP比重6.2%。另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到“十三五”末,规划卫生费用占GDP比重将提升到6.5%-7%,产业规模达到8万亿,相当于年复合增速15%,明显快于GDP增长。随着中国正式进入老龄社会,老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未来卫生费用占GDP的比重超过10%将是大概率事件。

  弱市中板块性价比凸显

  短期来看,医药板块在经历了多轮调整后,已大幅消化了前期积累的估值压力,当前配置医药行业的性价比显著提升。

  根据数据,截至10月11日,中证医药行业动态市盈率不到24倍,处于历史中等偏下的位置,较今年5月底、6月初行业最高达34倍的估值高点,已有较大幅度的回调,板块吸引力明显上升。

  近年药品价格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从发改委最高零售指导价下降,到招标部门牵头的各省招标降价,医院的二次议价降价等,且这几轮降价还互有重叠,此次是国家医保局接管招标后的带量采购降价,虽然是不同主体,不同形式,不同路径,但药品降价一直在发生。不仅仅是中国,全球范围内包括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国外原研药专利到期后,面对多家仿制药的竞争也会大幅降价,差别主要是我国是通过行政手段引入竞争机制降价。因此,降价从来都是医药行业常态,而此次新药的放量速度可能会远超以往。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可迅速替代更高价的原研药和低质国产药,迅速占据70%市场份额,即使让渡部分价格,对于企业而言利润的边际增长也非常明显。经过了两年多的药审改革,未来我们的药品质量将更有保证,企业竞争也将更为市场化和有序,不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优质企业优质产品有望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我们预计,在医药新政的驱动下,医药行业投资逻辑将可能出现比较大的变化,从原先的二元投资体系变为三元投资体系,即扶持创新药、继续推广特色专科用药以及仿制药以价换量,医药行业的投资关注点也将逐渐从创新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转到创新+专科+集中采购这条路径上来,未来将有很多优质公司脱颖而出。

  短期来看,经历了过去三个月的回调,特别是在近期大盘整体下挫的背景下,我们认为目前医药板块性价比已经凸显,整体估值偏低,增长确定性较高,实际上为传统四季度的“估值切换”行情埋下了伏笔,在当下国际贸易形势不确定性提升等大环境下,随着医药政策的不断落地,成长性相对确定的医药行业的比较优势有望再次提升。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