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资本族系洗牌 三股势力谋取上市公司控制权

2018年08月08日 07:21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在部分上市公司频频爆出资金链紧张、质押爆仓、债务压顶等利空消息下,控制权转让市场大热,国有资本、互联网巨头,以及中小型民营产业集团展开竞逐。

  业内人士指出,在去杠杆大背景下,资本市场格局重新洗牌。当前A股估值已具吸引力,三股资金实力雄厚或现金流充沛的资本新势力涌现出来。

  新兴资本崭露头角

  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已有46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实际控制人变更公告,远超往年同期水平。不少昔日资本运作高手陷入困境,但今年有多路新兴资本已经悄然布局A股市场。

  ST景谷7月3日公告,控股股东小康控股拟将所持公司30%股份以32.57元/股协议转让给周大福投资。同时,周大福投资拟同步发起部分要约收购,进一步收购ST景谷其他股东持有的25%的股份。交易完成后,周大福投资将成为控股股东,郑家纯将成为公司实控人。

  值得注意的是,郑家纯正是郑裕彤家族的长子,目前控制着香港数家上市公司,此举意味着香港四大家族之一借此登陆A股。而且此次周大福买壳的溢价率颇高,相比ST景谷前60个交易日的均价溢价接近50%。

  在新兴资本势力中有不少已布局多家上市公司平台。6月乐金健康实控人金道明通过“股权转让+表决权委托”方式,将公司5.07%股份转让给吕向阳,并将15.26%股份的表决权同步委托,使吕向阳成为公司新实控人。吕向阳是比亚迪的创始人之一,旗下的融捷集团是上市公司融捷股份的控股股东,同时参股了比亚迪和华讯方舟。

  雪松控股在2017年拿下齐翔腾达和希努尔控制权之后,2月又与猛狮科技控股股东沪美公司签署框架协议,拟通过委托投票权方式取得猛狮科技的控制权。

  此外,今年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以阿里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频频入股A股公司。继阿里旗下的上海云鑫入股卫宁健康和润和软件后,7月中旬,阿里系150亿元战略入股分众传媒,取得其7.99%股份。腾讯也先后宣布入股了长亮科技、东华软件、常山北明。

  7月20日,万里股份宣布转让公司控制权,接盘方是“中概股”搜房控股的实控人莫天全。公司原控股股东南方同正将其持有的10%股份转让给搜房控股子公司家天下,并将持有的剩余6.57%股份的投票权委托给家天下行使。两年前,搜房控股曾尝试分拆资产借壳万里股份,最后以失败告终。

  在大股东爆仓频现的背景下,“承债式转让”和“股权转让+表决权委托”成为控股权转让的主要方式。在今年7月*ST藏旅控制权转让案例中,新奥控股拟受让国风文化及考拉科技的股权,间接持有*ST藏旅20.34%的股份,*ST藏旅的实控人将变更为新奥控股的创始人王玉锁。此次就采用了承债式转让方式,新奥控股除需支付股权转让价款4.12亿元外,还要负责清偿国风文化及西藏纳铭应付各自原股东的债务合计6.78亿元。

  添信资本认为,承债式转让方式的频繁出现主要与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危机有关。买壳方通过承接债务的形式,可以节省解决复杂债务关系的成本,更方便地收购控制权。

  资本格局重新洗牌

  新兴资本为何在控制权转让市场不断涌现?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表示,在金融去杠杆过程中,这其实是整个资本格局发生了大的转换。一方面,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以及昔日知名的资本大鳄,由于股权质押爆仓,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卖壳;另一方面,而以新经济为代表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的新兴资本看重A股上市公司股权。特别是谋取控股权,除了看中壳价值,也有资本运作打算。

  长城证券并购部总经理尹中余认为,近期上市公司壳价下降幅度很大,从高峰期的一百亿元降至现在的四五十亿元,下跌50%-60%。当前上市公司的市值处于较低水平,具有较大吸引力。而IPO审核趋严,手上握有优质资产的资金方也愿意通过买壳方式寻求资产证券化。

  以新奥控股为例,作为一家依靠建液化气站、承包市政工程起家的公司,新奥控股先后进入地产、文化、健康、旅游等多个领域。如今,王玉锁的资本版图里面,除了2001年在港交所上市的新奥能源,还有A股3家上市公司新奥股份、新智认知,以及新接盘的*ST藏旅。

  业内人士分析,近期A股控制权受让的主角有三类,第一类是最近大热的国有资本;第二类是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新经济资本,他们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产业资本,其背后金融资本属性也很强;第三类是中小型民营产业集团,这将是未来发展趋势。因为产业资本有自己的实业做基础,有相对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而且买壳杠杆相对于私募没那么高,单笔投资较大。

  长江证券认为,阿里和腾讯动作共同点在于,通过资本方式入股具备卡位优势的传统细分龙头,抢占医疗、金融、出行等企业用户业务入口、支付入口、大数据入口。

  某大型私募负责人表示,控制权转让的逻辑开始从“壳买卖”的逻辑向产业逻辑转向,产业资本在控制权转让中的角色愈发重要。“具有相当实力的产业资本在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后,更容易在资产整合上取得成功。因为他们懂产业,所以不但具有价值判断能力,还具有资产整合能力。”他说。

  谨防股价炒作风险

  7月以来,随着控制权转让升温,股权转让概念股被市场热炒。西安饮食、欣龙控股等个股因股权变更,连续5日涨停。

  西安饮食7月20日公告,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西安市国资委通知,西安市国资委持有的西旅集团100%国有股权拟无偿划转至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若完成上述划转,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通过西旅集团拥有西安饮食32.92%的股权,成为公司新实控人。

  华塑控股7月26日公告,收到控股股东西藏麦田通知,西藏麦田及其股东浙江浦江域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已于7月24日与湖北新宏武桥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债权债务处理之框架协议》。框架协议约定,作为浦江域耀、西藏麦田对新宏武桥母公司湖北资管所负债务的担保措施,浦江域耀拟以让与担保的方式将其持有的西藏麦田100%股权变更登记至新宏武桥名下,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虽然华塑控股重组方案尚未落地,但股价至今已上涨44%。

  上述私募人士指出,股权转让概念曾在2014年、2015年红极一时,当时各路资金携杠杆大量杀入,相关个股股价一飞冲天。但去年宣布实控人变更后,很多上市公司股价都没什么变化,有的还会下跌。这是因为中小市值公司股价大跌,资产注入很难获得批准。也就意味着即使收购一家公司,后续运作的空间较小。而近期重新升温的股权转让概念,更多是游资“捕风捉影”式炒作。

  他提醒,控股权转让背后意图很多,有的是大股东面临资金压力不得不转,有的是新晋大股东有重组需求,甚至不排除有些股权转让是为了拉抬股价。目前,在去杠杆、严监管背景下,一些跨界并购和借壳受到严格监管,借壳上市成功率不高,买卖双方撮合成功难度大。投资者应该关注新晋大股东的背景和真实意图,不宜盲目参与炒作。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