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退市六天拟回A股 中概股晶澳借壳天业通联

2018年07月31日 08:02    来源: 时代周报     王州婷

  正式从美国纳斯达克退市的六天后,晶澳太阳能火速借壳天业通联回归A股。

  7月23日,秦皇岛天业通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与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签署了《重大资产重组意向协议》,将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晶澳太阳能100%的股权相关事宜达成合作意向。

  本次重组完成后,晶澳董事长兼CEO靳保芳预计将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的股份,根据相关规定,靳保芳为上市公司潜在关联方,因此,本次重组构成关联交易。本次重组前后,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由何志平变更为靳保芳,因此本次重组将构成借壳上市。

  而就在不到一周前的7月17日,晶澳太阳能才刚刚宣布正式从美国纳斯达克退市。这也意味着在历经一波三折的私有化曲折之后,晶澳太阳能或将实现换股上市速率的大逆转,成为近两年里退市的光伏中概股中最快回归A股的组件企业。

  晶澳退市之路

  资料显示,天业通联始创于2000年,是集研发设计、制造安装、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重大装备制造骨干企业,于2010年8月10日成功上市。根据其2017年财报,天业通联2017年的营业收入约为3.5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0.2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824.63万元。

  在外界看来,即便分属于不同的行业,靳保芳火速选择借壳天业通联,显然是并不想花费更多时间排队IPO。事实上,晶澳此前为了私有化已经付出了不少的时间成本。据悉,在今年7月17日,晶澳太阳能宣布正式从美国纳斯达克退市并成为私有公司之前,公司已经经过了一波三折的三次私有化邀约报价。

  2015年6月,该公司曾收到了靳保芳的私有化要约,报价9.69美元,企业估值约4.891亿美元,但在往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该收购邀约陷于沉寂,及至2017年6月5日,晶澳再次获得了一份修改过的、仍来自靳保芳提议的私有化邀约,交易报价为6.8美元。随后2017年11月17日,该报价最终以每股7.55美元,总计3.62亿美元的协议价格落槌成交。

  尽管这一交易价格相比两年之前,其私有化报价已经降低25.9%,但晶澳的整个私有化进程已经远远落后于行业的整体节奏。 不过,如若此次能成功借壳天业通联,由靳保芳掌控的晶澳公司将借壳天业通联实现A股上市,其也将实现后来者的逆转。

  虽然在2017年12月,针对关于晶澳在国内上市的传言,晶澳曾发布声明称:“目前公司没有关于国内上市的计划,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没有也不会以再上市名义发布募集资金的通知、公告、内部消息等,更不会以再上市的名义实施公开募集资金的行为。”

  事实上,作为国内第三大光伏组件企业,晶澳太阳能近几年的业绩表现为业界所看好。晶澳太阳能2017年财报数据显示,全年总计出货7501兆瓦,全球排名第三,相比此前两年3937.9兆瓦和4920.4兆瓦的产能,已有大幅提升。此外,2017年公司总收入达到197亿元,利润总额为5.37亿元,净利润为4.47亿元。

  不过,相比晶澳在业绩上的大步提升,其股价自经受2012年欧美等国频频发起的“双反”冲击后,从此前2011年12月30日每股35.25美元的高位直线跌落,一直徘徊在个位数的水平。

  光伏中概股退市潮

  估值过低,这也成为了促成晶澳私有化回A股的直接原因。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光伏中概股就掀起了退市潮流。

  据悉,2016年去年8月,登陆纽交所十年之久的天合光能宣布与投资者财团达成11亿美元的私有化协议,并于2017年3月正式完成私有化,从纳斯达克退市。同年6月,因股价低于1美元而收到退市警告的昱辉阳光,通过资产转出,成为只关注中小电站尤其是分布式业务的独立下游服务商。

  此外,2017年12月11日,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排名前三的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宣布,董事长兼CEO瞿晓铧拟以每股18.47美元的价格,收购公司所有不属于瞿晓铧及其配偶张含冰的在外普通股。这意味着阿特斯成为近年来第四家实施私有化的光伏中概股。

  截至今年6月28日,昔日全球最大的光伏面板供应商英利,因未能在连续30个交易日内保持至少5000万美元的平均全球市值,且其股东权益不足5000万美元,不符合持续上市标准,受到了纽交所的摘牌处置,公司也决定正式从纽交所退市。

  事实上,在这些退市的企业中,其产能和产值不少位于全球前列,但其估值均不能与A股相比。英利方面此前就曾指出,“中概股回归潮一方面是因为中美市场估值差异,光伏板块美股普遍估计较低,A股普遍高估值”。

  据悉,一些从纽交所退市后的光伏企业在寻找重新上市的机会。其中,天合光能是唯一一家明确表示将在国内上市的企业。此外据媒体消息称,阿特斯旗下苏州高创特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可能成为其谋求A股主板上市的前哨,高创特或从新三板退市,进入主板市场;而目前尚未从纽交所退市的晶科能源,也通过拆分资产的方式寻求A股或者H股上市,实现更好的融资市场开拓。

  不过,业内指出,虽然中概股逐渐回A是一种趋势,但晶澳此次火速借壳天业通联的背后是其资金承压。据悉,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在7月26日就曾指出,今年国内光伏行业上半年抢装不如预期,1–5月份组件价格基本处于持续下降状态。尤其是5月31日后,组件价格甚至跌破2元/瓦,半年降幅近30%,多家组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中小企业尤为明显。

  晶澳2017年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当期部分分别为29.11亿元和9.96亿元,以及长期借款(扣除当期部分)为21亿元。截至当年,其负债总额147亿元,净资产为56.3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2%。

  二次上市前路

  行业环境影响之下,光伏企业急需获得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能够快速实现A股的再上市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回A之路却不见得那么容易。

  相比港股IPO出现一日八企业共同敲钟的“井喷”现象,申请A股上市的企业今年过会情况依旧趋缓趋严。据了解,受大环境及证监会政策调控的较大影响,即便A股今年也加大了对新经济企业上市的倾向力度,但截至2018年6月,A股今年的IPO依旧清冷,甚至引发了企业大规模“撤退潮”。

  据投中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共148家公司撤回IPO申请,超过2017年全年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79.25%。与此同时,截至6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322家,其中已过会27家,未过会295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88家,中止审查企业7家。此外,今年仅新增67家报会企业,而去年同期数量为225家。

  虽然相比一年之前多达500多家企业排队上市时的情形,A股IPO“堰塞湖”水位急速下降,但在A股市场新股发行常态化和从严监管已双双步入正轨之时,退市后回归的光伏中概股要想实现A股上市,除了要面对可能长达2–3年的排队时间成本以外,自2016年9月证监会出台的“史上最严借壳新规”是其上市的另一个艰难障碍。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分析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监管层对于红筹股回A的态度向来较为谨慎,给中概股开绿色通道的可能性并不大。此外,光伏行业当前的整体环境,也并不是此类企业上市的最好时机。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