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动作频频 卫龙被传为赴港上市铺路

2018年12月10日 09:05    来源: 国际金融报     ◎ 记者 郑馨悦

  因为全部都由机器生产出来,被网友亲昵地吐槽“没有灵魂”的卫龙辣条,被传要上市了。

  12月4日,一位接近卫龙生产商平平食品的业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确认,卫龙的确是想上市,但上市的目的和时间表并不确定。

  东兴证券消费组首席分析师刘畅表示,虽然卫龙的产品升级做得很好,但产品的景气度可能会随着时间下滑,此类消费品的消费人群也在萎缩,在这样的情形下,公司居安思危,想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某种扩张或转型,并不令人意外。

  作为辣条界的龙头品牌,一路华丽逆袭,成为“网红食品”,甚至远销国外,卫龙为何选择此时去上市?

  上市准备

  市场对于卫龙要上市的传言首先来自于平平食品的一系列举动。

  据了解,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卫龙辣条”的生产和销售商。天眼查和工商信息显示,2013至2016年,卫龙创始人刘卫平持有平平食品60%的股份、刘福平持有40%股份。

  2017年9月,平平食品进行了工商变更,刘卫平和刘福平退出,漯河市卫龙商贸有限公司则持有平平食品100%股权,实缴出资3000万元。随后,《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卫龙商贸从投资人到公司类型和注册资本进行了多次工商变更,而今,卫龙商贸的控股股东和和食品由香港企业和和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而股权穿透后,平平食品的股东为两家公司——和和控股有限公司(唯一的董事是刘卫平)、易丰资本有限公司,两者注册地都在英属维京群岛。

  有媒体报道称,平平食品的变更股权或为境外上市铺路,公司目前的股权结构与使用红筹上市模式的境内公司颇为相似。且卫龙辣条已经与券商团队接触了一段不短的时间,最有可能的上市地点应该是香港。

  卫龙的野心

  “对于公司而言,不上市的理由各有不同,但上市的理由只有两个:一是为名——影响力、知名度,二是为利——融资。后者一般比前者更重要。”一位投行人士曾对记者如是表示。

  近几年来,卫龙的市场表现可谓亮眼。据相关媒体报道,卫龙辣条的销量一路飙升,从几千万元、1亿元、5亿元、8亿元到2017年的20亿元,至今卫龙的销量已经接近30亿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食品公司人士则对记者表示,卫龙是一家很“主动”,或者说很有野心的公司,比起老干妈,卫龙扩张的野心更为明显,顺势而变的劲头也非常足。“在早前所有辣条类小零食厂商都只顾着眼前利益的时候,卫龙就有了商标意识,它先人一步,看得长远,所以才能走得长远”。

  除了是中国辣条行业的第一个品牌,卫龙知名度的飙升,还得益于其创始人刘卫平借助辣条食品安全问题全面爆发的时机,向公众大举展示其全自动化的生产车间,和对食品安全的改革举措。因此,在辣条行业陷入一片质疑中时,卫龙反而抓住机遇,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而在上述人士看来,无论是车间改革,还是卫龙后面展现出的营销手段,以及对海外市场的领先布局,都只是它早期的风格延续。

  值得一提的是,平平食品曾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过投资。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天眼查信息显示,平平食品只对外投资了一家企业——北京金鼎盛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一亿元,经营业务是在北京市范围内发放贷款,平平食品投资占比20%。

  升级转型之路

  与其他传统食品品牌稍显不同的是,卫龙的营销手段和产品升级一直为市场津津乐道,也为其带来不少额外的曝光和流量。

  《国际金融报》记者查询到,在卫龙品牌下,消费者能够购买到卫龙小面筋、卫龙大面筋、亲嘴烧、拉面丸子、魔芋爽、亲嘴豆皮、卫龙豆干、鱼豆腐、亲嘴条等十余个品类的产品,卫龙辣条还不断推出“高档品”(芝士味、柠檬味、芥末味和培根味)、“大包辣条”等新品,此外,卫龙还进行“跨界”,做出辣条火锅,推出卫龙蛇皮袋。这些一度让消费者感慨:“卫龙,真是一家与众不同的食品公司。”

  不过,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指出,无论怎么升级,辣条都很难搭上健康这个概念。在大众健康意识觉醒的大背景下,这或许会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一个隐患。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现今的卫龙想要突围,仅仅依托银行贷款是不够的,它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撑。“目前中国新生代的思维和行为都发生了变化,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传统企业想要突围,布局需要多品类、多品牌、多元化”。

  对于上市传闻,平平食品相关负责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暂时无法回答相关问题。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