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上半年集合信托成立规模环比近腰斩 房地产信托独秀

2018年07月04日 20:3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用益信托网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集合信托发行数量5252个,成立数量4217个,成立规模6,887.56亿元。成立规模同比下降23.76%,环比下降45.09%。从收益率来看,2018年上半年集合信托的平均收益率为7.51%,同比上升0.97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62个百分点。

  去年以来集合信托成立情况

  数量规模双降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集合信托成立数量与规模较2017年大幅下滑。

  业内人士指出,从资金端来说,目前市场上的资金成本上升很快,集合信托产品又集中在几家大型股份制银行代销,银行要价较高,导致产品募集困难,成立的项目相应减少;从资产端来说,市场上缺乏好的项目,发行产品自然也会减少。

  上述业内人士还指出,由于市场上债务违约增多,很多机构资金投放意愿降低;一些信托公司为了做结构化增信,将很多通道产品设计成集合信托产品,在“去通道”的严监管背景下,很多公司暂停了通道业务,对集合信托的数量和规模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资管行业资深研究人士认为,防风险的大背景下,严监管、资金荒以及资产端信用收紧等三方面因素是造成信托公司集合类项目的发行量、发行规模较前期相比有所减少的表层原因。深入分析,发行量与规模双降表明各家信托公司在展业中风控更加严格,更加顺应监管的导向,也是信托行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行转变的正常表现。

  2018年上半年集合信托每月成立情况

  数据来源:用益信托网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上半年以来,集合信托成立规模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业内人士指出,二月份成立规模最低,一是受春节假期影响,二是临近年关,现金需求量大,募资难度增加。四月份成立规模有所上升的原因是,3月底为银行一季度存款考核时点,而集合信托多为银行代销,或银行自有资金购买,银行为了完成考核任务,会相应控制代销节奏,过了季度考核后再上线销售。

  房地产信托“一枝独秀”

  从资金投向看,2018年上半年,房地产类信托规模2,405.51亿,占比34.93%,居各类产品之首;从收益率来看,上半年房地产类产品的平均收益率7.89%,同样居各类产品之首。

  2018年上半年信托资金投向

  数据来源:用益信托网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在房地产市场严调控与金融强监管的背景下,监管严格限制资金投向房地产,房企发债、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融资渠道或进一步受限,而房地产企业拿地以及债务滚动压力带动的融资需求持续高增长。

  房地产企业通过非标融资的需求持续高增长,带动非标的融资利率持续走高。高企的收益率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更大,从机构来讲,房地产业务利润较高,机构也愿意以价补量投向房地产。

  资深信托研究员袁吉伟认为,房地产企业本身有实物的抵押物,加上信托公司对房地产行业有多年的关注,对这方面的风险把控能力比较强,“而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当下融资渠道并不通畅,信托是较好的融资方式。”

  目前,部分信托公司已经暂停了通道业务,其余公司从今年初以来就提出通道业务规模只增不减。2018年3月28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23号文),一大批政府融资平台都不再对外融资,信托公司政府融资平台的业务随之大幅减少。而房地产业务模式相对较多,产品设计多样化,成为信托公司的一个重要选择。

  从资金运用方式来看,证券类产品规模561.88亿元,仅占上半年集合信托总规模的8.16%,证券类产品收益率5.99%,在各类产品中收益率最低。

  2018年上半年集合信托资金运用类型及收益

  数据来源:用益信托网

  收益率持续走高

  从收益率来看,2018年集合信托的平均收益率为7.51%,较2017年上半年上升0.97个百分点,较2017年下半年上升0.62个百分点。2018上半年以来,集合信托收益率也呈小幅上涨趋势。

  2018上半年集合信托收益率逐月上升

  数据来源:用益信托网

  业内人士指出,收益率持续走高,除了目前市场上“钱紧”的状况尚未改变外,集合信托产品代销渠道收窄、市政平台、房地产等市场上的融资主力对融资成本不太敏感、有一定承受空间等也会推高产品收益率。此外,市场违约风险增加,叠加通胀预期也是产品收益率持续走高的原因。

  上述信托业资深研究人士指出,收益率持续上涨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资产端,去杠杆背景下,信托交易对手对资金的需求更为迫切,能够承受的融资成本有所上升;另一方面在于资金端,市场资金面总体偏紧,资金成本在逐步走高。

  2018上半年集合信托成立规模前10信托公司

  数据来源:用益信托网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