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骏置业更名背后的规模战

2018年06月20日 21:18    来源: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0日讯,中骏置业控股有限公司(01966.HK,简称中骏置业)日前表示,其准备更名为“中骏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官方解释称,更名是为了更好反映中骏置业目前的业务状况,更好地提升中骏置业企业形象及日后业务发展。

  据了解,中骏置业目前产业分布主要有房地产开发、商业运营以及物业管理三大项,但商业运营及物业管理在公司整体收入中占比很小。

  当下中骏置业主要精力还是在房地产开发。该公司计划2018年实现合同销售额500亿元,并希望在2020年跻身千亿房企俱乐部。

  为实现千亿目标,中骏置业这家2013-2016年购入土地面积仅在46万—201万平米的房企,2017年一口气新增38个项目,新增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达645万平方米,同比大增283%,总地价和权益地价分别为322亿元和125亿元。

  此外,中骏置业今年计划投资200亿元(权益)补充土储。随着土地投资的增加,中骏置业对资金的胃口也越来越大。截至2017年底,中骏置业一年内到期或按要求到期的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约为44.81亿元,同比增约30.76%,这还不包括一年内到期的34.28亿元优先票据及境内债券。其总有息负债为215亿元(不包括7亿元永续债)。

  值得关注的是,债务的增加导致该公司利息支出大幅上升,截至去年底,中骏置业利息总额大增约35.1%至15.69亿元,而其去年净利润仅为28亿元,利息支出超出净利润一半。

  今年3月,中骏置业在香港获得约31.7亿港元和900万美元的定期贷款融资,该融资于各个计息期的利息分别是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伦敦银行同业拆息加3.3%。

  通过上述融资,中骏置业降低了平均融资成本,从而在穆迪、标准普尔上的评级都获得了提升。尽管如此,其下属公司厦门中骏集团有限公司的40亿元私募公司债依然未获通过。

  “目前很多企业的公司债都被中止了,评级比较低的企业发行难度会大一些,因为现在债券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上升,审批上比较严格。” 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称,“从当前公司债审批情况看,房地产类的债务工具发行容易受监管,中骏置业更名也有体现其多元化模式、淡化地产业务的初衷,未来也有可能在业务结构上有所调整,从侧面减少发债审批面临的压力。”

  数据显示,5月份房企共新发19只债券,类别涉及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和定向工具,以公募发行为主,发行总额206.9亿元,新发债规模环比下降22.83%。其发行债券债项级别均在 AA 及以上,其中10只债券债项级别为AAA。

  多方融资的同时,中骏置业也在加快周转速度。去年中骏置业开始执行项目跟投机制,要求项目及总部的管理层、关键岗位人员都必须跟投,每个项目的跟投股权上限是9.99%,下限是5%,根据买地和前期的投入计算股权占比。

  据报道,此前中骏置业的快周转标准是拿地到销售周期是8个月,实行跟投后,管理层为了提高利润回报率,周期缩短至 6-7 个月,最快一个项目在拿地后4个月零20天就进入销售阶段。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中骏置业存货周转率为 0.48 次,总资产周转率为 0.28 次,应收账款周转率为 132.73 次。

  “总资产周转率0.28次确实比较快,相当于三年半全部清盘,未来企业规模变大的话,保持这样的速度难度会更大。”总部同在上海的一家房企高管如是评价。(财联社记者 赵普)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骏置业更名背后的规模战

2018-06-20 21:18 来源:财联社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