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前4个月健康险保费同比增6%

2018年06月15日 07:22    来源: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冷翠华

  根据银保监会近日公布的数据,今年1-4月份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029.23亿元,同比增长6.02%。这是今年年初以来,健康险保费同比增速首次出现正增长。

  业内人士指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经营保障型业务也需要防范新风险,比如有的险企一味降低费率,有的险企则不断抬高保额,这些都可能给险企持续稳定发展带来影响,险企须平衡考虑利差、费差和死差三要素。

  业务结构大调整

  医疗险是抓手

  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份、1-2月份、1-3月份,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6.97%、-18.19%以及-2.39%。1-4月份,保费同比增速首次“转正”,同比增长6.02%。

  从单月数据来看,今年1月份到4月份,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为532.34亿元、342.66亿元、686.52亿元、467.7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从3月份起就实现了正增长。

  “从趋势上看,去年的健康险保费逐渐走‘下坡路’,而今年的健康险保费则逐渐走‘上坡路’,一下一上之间,健康险保费同比下降比例逐渐收窄直至转正就不难理解了。”一位互联网险企相关负责人分析道。

  事实上,今年年初健康险保费下降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保费趋势的延续。受人身险“134号文”等多项政策影响,健康险保费由快速增长变为缓慢增长,且今年1月份出现了时隔16年的首月保费增速负增长,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很多险企大幅缩减了投资型健康险业务,包括万能型护理保险产品销售。

  另一家险企的健康险负责人表示,今年健康险保费逐渐走出始于去年的低谷,主要源于险企业务结构的大调整。以健康险的一个分支——医疗险为例,无论是寿险公司、专业健康险公司还是财险公司,都能经营短期医疗险;同时,随着人身险领域不断强调“保险姓保”的理念,财产险领域车险费改不断深入,无论寿险公司还是财险公司都把医疗险作为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加大了市场拓展力度,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数据变化的背后折射出险企业务结构的大调整。”该负责人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医疗险属于报销型业务,在国家对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管控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险企如果能做大医疗险市场规模,有望实现较为理想的业务效益。

  人保健康同比降54.5%

  和谐健康同比降99.7%

  健康险作为保障型业务代表,近两年在人身险公司转型发展过程中,成为备受险企和社会广泛关注的业务。在健康险整体保费不断上涨的同时,各险企之间的保费增速却出现了很大的反差。

  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证券日报》记者仅就专业健康险公司进行统计分析。今年1-4月份,6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原保费收入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其中,复星联合健康实现原保费约7812万元,去年同期为501.3万元,同比增长了14.58倍;昆仑健康实现原保费约13.05亿元,去年同期为1.9亿元,同比增长了5.87倍;太保安联健康实现原保费约1.3亿元,去年同期为7066.09万元,同比增长了84%;平安健康实现原保费约11.46亿元,去年同期为6.5亿元,同比增长了76.3%。此外,人保健康实现原保费收入约78.9亿元,去年同期为173.58亿元,同比下降54.5%;和谐健康实现原保费约9025万元,去年同期为359.2亿元,同比下降了99.7%。

  上述健康险负责人表示,保费增速较快的公司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开业时间较短,基数较小,且初期主要业务就是保障型的,没有转型发展带来的短期保费下调;另一种是较早完成转型发展,业务再次进入上升通道的。而保费增速明显下降的公司预计是目前仍处在业务转型发展期,去年同期数据中仍然包含较大比例的理财型业务数据。

  商业健康险覆盖率

  不足10%

  仅从数据增长趋势来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中保协新进发布的《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覆盖率尚不足10%,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主要通过基本医疗保险与自筹资金应对自身与家庭重大疾病费用支出。

  《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为63.0,与2017年的60.6相比有所提升,但整体仍然处于基础水平。尽管居民的健康风险意识在增强,但难以落实到行动实践上。调研显示,认为自身发生重大疾病风险大的受访者中,仍有82.1%的人尚未购买商业健康保险;47.8%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但其中已购买的比例仅6.7%。

  从目前险企提供的健康险产品来看,医疗险占比最高,占比54.7%;其次为疾病险,占比36%;而护理险与失能险产品供需存在较大缺口。

  对于商业健康险的可持续发展,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强调,除了政策推动之外,保险公司还应从长远考虑自身经营策略,倘若一味降低费率打价格战,或者不断抬升保额,都可能给自己的长远经营带来风险,也可能整体市场环境承压。在发展保障型业务的过程中,险企须平衡考虑利差、费差和死差三要素,在此基础上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