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外资控股基金公司尚未出现申请案例

2018年06月14日 06:33    来源: 证券日报    

  “外资之所以积极申请控股证券公司,而对于控股基金公司积极性略逊一些,可能与券商业务范围大和工具多有关系,而基金公司只能开展基金管理业务,业务单一。”6月13日,一位基金从业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4月底,基金管理公司对境外投资者进一步开放,允许外资持股比例达到51%。随着《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出台并允许外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证监会同时表示,《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规定,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或者拥有权益的比例,累计(包括直接持有和间接持有)不得超过我国证券业对外开放所做的承诺。基金管理公司对境外投资者进一步开放,允许外资持股比例达到51%,不涉及对现有规则的修改。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已可根据法律法规、证监会有关规定和相关服务指南的要求,依法提交变更公司实际控制人或新设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申请材料。

  但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截至目前,没有一例相关申请。

  据悉,今年5月份,摩根资产及财富管理正安排与合资伙伴和有关主管部门磋商,有意将其在现有合资公司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增加至控股比例。公开资料显示,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5月份,总部位于上海,注册资本2.5亿元人民币。其中,上海信托出资占比51%,摩根大通旗下摩根资产管理出资占比49%。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13家,其他公募基金管理人14家,管理资产合计达11.6万亿元。从对外开放的角度看,公募基金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先行军,行业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截至2017年年底,共设立了45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有24家基金管理公司设立了香港子公司,部分基金管理公司在欧洲等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在内地公开销售的香港互认基金产品11只,经香港证监会认可的在香港公开销售的内地互认基金产品50只,基金业初步形成双向开放的市场竞争格局。

  “申请控股基金公司对外资股东的协同效应不大。”谈及外资申请控股基金公司积极性较低,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外资机构对于私募基金业务牌照兴趣比较大,未来有可能选择 “先私募后公募”策略。

  也有基金从业者表示,在合资基金公司中,由于外资股东较弱,谋求控股权不一定短时间内试点,未来不排除外资撤出资金直接设立新基金公司的可能。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