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港股独角兽频破发

2018年06月04日 07:43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吴瞬

  随着独角兽企业在A股和港股陆续上市,有关他们的后市表现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话题。值得注意的是,已经有一批独角兽企业在港股上市,但它们遭遇“破发”尴尬。

  分析人士指出,“破发”实际上展现了投资者狂热追捧独角兽的另一面,独角兽三个字并非股价稳步攀升的“金科玉律”。

  独角兽企业频频破发

  目前已有多家独角兽公司在A股和港股上市,如药明康德、工业富联、宁德时代集中登陆A股,小米集团正在申请赴港上市。可以说独角兽企业掀起一波上市热潮。

  同时,一些已上市的独角兽企业在香港遭遇破发的尴尬。平安好医生作为今年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只科技独角兽,上市不久便跌破发行价。6月1日收盘价为44.65港元,比发行价54.8港元跌去约18%。

  与平安好医生同为港股新经济代表的众安在线、易鑫集团、阅文集团、雷蛇,都曾获得很高的超额认购倍数,但上市后股价不尽如人意,纷纷破发。据不完全统计,市值较此前高位累计已损失逾1700亿港元。目前,阅文集团距离股价最高时“缩水”30%,众安在线距离股价最高时“缩水”超44%,雷蛇距离股价最高时“缩水”56%。

  无独有偶,较早在港上市的科技公司也陷入“破发”境地。2016年12月在港上市的美图公司,今年6月1日收盘价为每股8.48港元,低于8.5港元的发行价。

  华盛资本证券研报指出,新经济股价集体暴跌主要是“泡沫”惹的祸。新经济题材对于券商、香港市场、上市公司、媒体以及上市前投资人来说,都有足够的动力出手,估值被炒高是必然的。这些新经济公司的成长性并不差,但泡沫过多,估值虚高势必出现问题。一方面,估值有水分需要释放;另一方面,往后的业绩增长情况还需观察。

  安信证券研报认为,2009年以来的171家退出独角兽行列的公司,具体包括IPO、并购等六大退出通道,IPO退出占比达60%。纵观独角兽公司“后市表现”,有12家公司最新市值低于10亿美元,脱离独角兽行列;有10家公司最新市值低于退出时估值水平,在资本市场上未获得认可和较高估值。可见,独角兽“不同天”特征显著,内部存在分化。

  谨防“独角兽陷阱”

  分析人士认为,独角兽并非一些已经完全成熟的公司,其本身仍存在不确定性。比如,曾估值90亿美元的血液检测创业公司Theranos,因夸大营收目标+技术虚假陈述,使得公司沦为“硅谷的严重教训”,市值一路下跌;美国第二大团购网站LivingSocial,因为过度扩张+市场定位不清+创新不足,导致其走向“卖身之路”。

  因此,独角兽并非永远是优质标的,投资潜在风险亟需警惕。一方面,投资独角兽企业的风险不容小觑,主要是因为“独角兽”企业的经营模式大都成型,一旦遇到发展瓶颈,调整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市场对于独角兽企业有更高期许和估值,市场溢价通常处于较高水平,而投资者需要承担相应的市场风险和溢价风险。

  近期,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讨论对港股新经济企业中的生物科技企业投资时呼吁:“要防止这个板块过早过热引发崩盘。提醒投资者尤其是对生物科技不熟悉的中小散户投资者,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冷静,冷静,再冷静!如果你看不懂生物科技公司的招股说明书,请千万不要投资;如果你对生物科技行业的政策与发展不甚了解,请千万不要投资;如果你的心脏不能承受股价一天涨跌20%甚至更高的波动,请千万不要投资。如果你不能接受投资的股票价值有可能归零的风险,请千万不要投资。”

  对于该如何挖掘独角兽的机会,安信证券表示,需要从多维度、多层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创新能力和不可替代性,即建立起竞争壁垒和较高的准入门槛,一般是各大细分行业的龙头;另一方面是可观的成长性,主要是指未来持续成长,特别是超预期成长。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