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上市公司股权高比例质押险情频现

2018年05月23日 07:28    来源: 中国证券报     黄淑慧 徐金忠

  多方“排雷”清除“顽疾” 平仓风险暴露

  在监管部门从严监管杠杆融资、资金嵌套、刚性兑付等金融乱象,切实防范系统风险的大背景下,一些前期依靠资金信用扩张维持运行的市场主体出现困难,部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高比例质押股权,再度成为A股市场的局部风险点。

  统计数据显示,5月以来有多家上市公司主动公告或被曝出,股东质押的公司股票面临平仓风险。

  5月5日,深陷监管部门调查、退市风险漩涡的*ST天马披露,公司控股股东喀什星河与天风证券进行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于3月1日到期,上述业务的质押标的为公司2.93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4.62%,占喀什星河累计被质押冻结股份总数的82.16%),天风证券拟对质押标的进行相关处置,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变更。5月15日,公司再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华融证券书面出具的《关于要求上市公司*ST天马发布违约平仓公告的通知函》,通知函显示,喀什星河所质押的3175万股股票也已违约。自5月14日复牌以来,*ST天马持续跌停。

  5月10日,南风股份公告,控股股东暨实际控制人之一杨子善部分质押股份触及平仓线,且公司无法与杨子善取得联系,其所质押的股票存在无法及时补仓或解质押,导致强制平仓的风险。5月21日,北讯集团公告,由于近期公司股票价格异常波动,公司控股股东龙跃集团持有的部分公司股票面临平仓风险。5月22日,金龙机电公告称,因近日公司股价大幅下跌,导致公司控股股东金龙集团质押的部分股份触及平仓线,存在平仓风险。

  当遭遇股份平仓风险之后,部分股东会采取一定措施,如采取追加保证金、补充质押物或提前还款等方式避免发生其质押股票被平仓的风险。但是一部分无力或无意偿债的股东,所质押的股票将被强平。

  这方面的案例如千山药机,5月7日千山药机发布关于公司董事、高管所持公司股票遭遇平仓被动减持的公告,4月24日、4月25日、5月4日,因股票质押违约并未按证券公司要求进行补质或提前购回标的证券,证券公司处置了公司董事钟波、实际控制人之一黄盛秋的质押标的证券,数量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0.99%。

  高比例质押之痛

  经历了2017年以来的股价调整,对于部分上市公司而言,高比例股权质押成为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在当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尤其凸显。2017年以来市场利率全面上行,考虑到经济预期偏弱,叠加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条件收紧,高质押比例股票更易面临流动性风险。当股价下跌触发警戒线和平仓线,引发市场恐慌抛售,又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更多股票质押触及平仓线。而高比例股权质押的公司股价往往更为敏感。

  虽然当前A股上市公司整体股权质押风险不大,但一些质押比例较高的个股,尤其是陷入经营困境或处于调整周期的上市公司,仍被市场视为重点“雷区”。

  数据显示,截至5月18日,A股共有3443家公司股权存在质押,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97.86%,几乎“无股不押”。从个股质押比例区间分布来看,质押比例小于10%的有1623家,占比47.14%;质押比例在10%-30%之间的有1068家,占比31.02%。有129家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比例超50%,占比3.75%,其中有几只股票质押比例甚至超过70%。

  高比例质押带来的风险早被监管部门密切关注。1月12日,《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8年修订)》发布,并于3月12日实施。新规对融资方资质、股票质押集中度和股票质押率的限制强化了对质押业务风险的控制。新规限制单只股票质押集中度,整体质押比例不超过50%;单一证券公司、单一资管产品作为融资方接受单只A股股权质押比例不得超过30%、15%。

  财通证券的分析师姚玭指出,从对比数据看,质押新规实施后,市场整体质押比例依旧是上升的。但从板块结构来看,新规对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影响较大,3月12日新规实施后,中小创质押比例出现小幅下降,而主板质押比例未受影响,依旧呈现上升趋势。

  经济学者宋清辉认为,虽然当前市场整体平仓风险不大,但部分个股股权质押存在一定风险,尤其是那些大股东高比例的股权质押,风险更需警惕,一旦被平仓,将造成公司控制权易主。投资者应对股价处于高位和高比例质押的个股保持警惕,股价随时有可能因为平仓下跌。

  风险防控大步流星

  面对正在演化的股权质押局部风险,各方积极应对。

  针对部分公司暴露出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股权,股价波动时无力偿债出现平仓风险,上交所表示,需要及早预测、快速处置,避免风险外溢,成为影响市场稳健运行的风险因素。上交所立足于信息披露和风险释放,稳妥审慎地开展处置工作。

  在信息披露方面,交易所要求相关控股股东详细披露资信情况,并积极采取措施化解信用危机;督促公司确保生产经营稳定,排查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敞口,避免发生二次危机。在风险释放方面,要求长期停牌的公司核实情况后及时复牌,通过交易逐步释放风险,避免风险持续积累积聚。从实际效果来看,控股股东质押股份即使平仓,也需遵守减持新规,并履行预披露义务,不会过度冲击二级市场;相关个案处置也未出现风险外溢情况,少数公司股价出现连续跌停,但未影响市场整体交易秩序。

  据上交所对沪市公司控股股东质押风险的专项梳理,总体来看,绝大多数沪市公司控股股东质押处于安全范围。控股股东质押比例达80%以上的公司约150家,其中风险较大的公司不超过50家。对这些公司,上交所已向相关控股股东发出监管工作函,并视情况约见谈话,督促其提前做好资金安排,切实防范质押风险。在此基础上,上交所进一步核实相关公司控股股东是否存在隐瞒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行为,及时追责问责,近期已对一批违规主体启动纪律处分程序。此外,在制度安排上,上交所修订相关公告格式指引,重点强化细化对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的信息披露,要求控股股东全面披露资信情况,审慎评估高比例质押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一些陷入平仓危机的上市公司亦在积极“自救”。5月22日,誉衡药业公告,实际控制人、誉衡集团及一致行动人在得知质押平仓风险后,第一时间与金融机构及债权人等及时说明情况,并积极通过出售资产、盘活资金、尝试引进战略投资人等多种方式,积极化解股权质押可能引发的平仓风险。实际控制人就引入战略投资者事项与中健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中介机构进行磋商,相关各方尚未签署正式股权转让协议。

  多家上市公司表示,正在建立股东股权质押情况的跟踪机制,特别是将可能的爆仓风险等作为公司管控风险的重要方向。上海一家上市公司董秘认为,上市公司应该更加积极地掌握股东股权质押信息,甚至主动向市场提示可能的风险。

  另外,券商等金融机构和债权人也在把控股权质押业务链条中自身的风险。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中投证券、国金证券、五矿证券等券商处获悉,业内已经有券商开始全面梳理股权质押业务,严控质押比例,严控质押率,把风险较为集中的出质人列上黑名单。不过,券商机构表示,对于上市公司股东股权质押的处置,需权衡自身利益和监管要求,在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时不能将风险外化,以免对市场造成冲击。

(责任编辑:魏京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