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伟康医疗经销商一年变动超千家 子公司4次被罚应收账款持续高企

2018年05月21日 08:40    来源: 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本报记者 魏度实习生万少清

  医疗器械公司上市潮涌,主营吸痰管、鼻氧管等医用耗材的江苏伟康洁婧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伟康医疗)也在冲击A股市场,准备进行产能扩张。

  这家成立才6年的医疗器械公司业务不仅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还出口至国外,客户大多是全球知名企业和各级公立医院,公司国内外的销售收入几乎是平分秋色。因此,公司拥有较为稳定的经营业绩。

  在国内,伟康医疗的销售模式为以经销为主,经销商超过1500家。

  令人意外的是,公司年销售额在5万元以下的经销商占比超八成,且在报告期(2015年至2017年),每年都有超千家经销商发生变动。“两票制”实施的大背景下,公司或将受到波及。

  公司对此解释称,为了增加产品销量,公司不断开发新的经销商,同时针对交易金额较小的经销商主动进行调整优化,导致销售额较小的经销商逐步退出。

  伟康医疗的上市进程备受关注,与其IPO前夕4家机构突击入股密切相关。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长达12年未缴足。而2015年、2017年,公司IPO前夕,国药并购基金、复星医药旗下的复星平耀投资等突然跻身伟康医疗前十大股东名单中。

  报告期,伟康医疗还因产品质量多次登黑榜且遭到监管部门处罚。

  5月18日,伟康医疗回复长江商报记者称,公司子公司被处罚均不构成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IPO前4家机构突击入股

  招股书显示,伟康医疗成立于2012年3月7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实收资本为1000万元,由刘春良和刘丽洁分别出资600万元、400万元,直到2013年,5000万元的注册才缴足。

  另一意外的是,2013年,不仅注册资本足额缴纳,且增至2亿元。而在2014年9月,注册资本又突然减至2000万元。对这一异常行为,伟康医疗在招股书中解释,2亿元增资款系向沭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提供,其目的是管委会要求伟康医疗配合完成申请土地“点供”指标,已解决当地土地计划指标不足、土地供需矛盾突出问题。

  从上述解释看,伟康医疗的增资行动似乎是闹了一个乌龙,几番周折,5000万元的注册资本依然只缴纳2000万元。直到2014年10月,才通过增资方式缴足了5000万元,而此时,公司的股东依然是上述2名自然人。

  股权结构变化始于2015年。

  2015年,刘春良的持股平台昊鹏实业通过受让股权晋升公司第一大股东,随即,公司实施了股改。当年底,公司实施了股改之后的第一次增资,宿迁大吉财富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1750万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500万元,增资价格为3.5元/股。大吉财富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

  去年3月30日,伟康医疗完成上市辅导备案登记,于去年9月25日递交A股上市申请。而在去年1月,公司突击实施IPO前的最后一次增资。

  这一次,共有4家外部机构突击入股,合计出资8111.39万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900万元。具体为,国药并购基金以4446.30万元认购493.34万元新增注册资本,复星平耀以2703.80万元认购30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圣众投资出资60.03万元认购6.66万元,益厚投资出资901.27万元认购100万元。此次增资价格为每股9.01元,相较2015年12月的3.5元增长了1.57倍。

  上述突击入股的股东中,复星平耀系复星医药独资设立的公司,实控人为资本大佬郭广昌。益厚投资成立于2016年12月30日,似乎是专为入股设立,其股东为5名自然人。

  另一名入股股东国药并购基金成立于2015年,有16名股东,包括中国医药集团、苏州信托、嘉德投资、交银国信等,其出资来源既有投资并购基金、也有信托资金。此外,圣众投资的股东为吴爱民等三名自然人股东,圣汇投资的股东也是吴爱民等三人,圣汇投资控股国药资本,国药资本是国药并购基金的普通合伙人兼执行事务合伙人。因此,圣众投资与国药并购基金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

  由此可见,突击入股的4名股东实力不凡,一旦伟康医疗顺利上市,股东们将在短时间内获利不菲。

  一年七成经销商变动

  经销商大幅波动,或将是伟康医闯关路上的软肋。

  伟康医疗生产和经营的产品较多,主要包括手术护理系列、呼吸系列、麻醉系列、泌尿系列和穿刺系列等一次性使用医用耗材。其中,手术系列产品销售收入稳居在亿元以上,且逐年增长,占当期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稳定在54%左右。

  按销售区域划分,报告期,国内销售分别为0.94亿元、1.05亿元、1.31亿元,占比为47.33%、49.59%、54.08%,呈现逐年上涨趋势。与之相反的是,外销的收入虽均超过亿元,但占比呈下降趋势。

  从销售模式看,在国内,伟康医疗采取经销商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报告期,经销商数量分别为1598家、1871家、1932家。

  按照年销售收入规模,伟康医疗将经销商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100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50万元至100万元、10万元至50万元、5万元至10万元。报告期,其经销商数量分别为1598家、1871家、1932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规模在5万元以下的经销商占绝大多数,分别为1345家、1586家、1660家,分别占经销商总数的84.17%、84.77%、85.92%。

  从招股书披露的信息看,总体而言,10万元以上的经销商客户变动不是太大,但年销售额在5万元以下的小经销商变动频繁。报告期,5万元以下经销商增加580家、693家、665家,同期减少614家、440家、636家。以此看来,报告期,5万元以下经销商变动的家数分别为1194家、1133家、1301家,占比分别为74.72%、60.56%、67.34%。

  对于经销商大幅波动,伟康医疗解释称,公司产品数量较多,为了增加销量,公司不断开发新的经销商。与此同时,针对交易金融较小的经销商,公司也在主动进行调整优化。此外,采购金额较小的经销商受实力所限,其采购行为也存在一定波动。

  当然,占比约七成的年销售5万元以下的经销商虽然数量庞大,但合计贡献的销售收入并不大,且占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报告期,这类经销商贡献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573.57万元、1613.59万元、1500.65万元,与公司销售收入的占比分别为22.62%、20.70%、14.27%。

  毫无疑问,一旦“两票制”实施,将对公司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子公司4次被罚 应收账款高企

  4家外部机构携手入股,大幅增加了伟康医疗的资本实力,使之资产负债率猛降24个百分点。但其应收账款高企的现实问题不容忽视。

  伟康医疗的销售采取“先款后货”模式,客户款到账后公司才发货,当然,部分直销客户及外销客户存在30—75天账期。然而,在这种模式下,公司的应收账款仍然在不断增长。

  报告期,伟康医疗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3699.07万元、3974.58万元、4281.81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8.40%、18.49%、17.52%。同期,预付账款基本稳定,而预收账款1338.49万元、2160.39万元、862.07万元,去年大幅减少,似乎表明公司为了增加销售收入,放宽了“先款后货”尺度。

  同业可比上市公司维力医疗,其2017年营业收入6.30亿元,应收账款为7476.47万元,占比仅为11.87%。康德莱实现营业收入12.56亿元,其应收账款为1.88亿元,占比为14.97%,均低于伟康医疗。

  此外,作为一家医疗器械企业,产品质量问题是高压线。

  公开资料显示,伟康医疗子公司苏州伟康曾被苏州食药监局处罚过4次,分别是一次性使用换药包不符合标准要求、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包)的真空控制装置不符合要求、一次性使用气管插管不符合注册产品标准,另外公司涉嫌出厂未经检验合格的医疗器械及在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未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以上4次处罚,苏州伟康除接受监管部门的警告外,还合计被罚没接近20万元。

  对此,伟康医疗向长江商报记者称,子公司被罚不构成重大违法违规,后续将继续加强管理,避免类似处罚事项的发生。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