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星巴克风波下的“美国梦想”

2018年04月20日 11:18    来源: 工人日报    

  星巴克“停业”背后

  4月17日,连日来陷入种族歧视风波的美国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宣布,全美超过8000家门店将于5月29日下午停业,对近17.5万名员工进行反种族歧视培训。有商业网站预估,此次全美范围内的短暂停业会给星巴克带来1200万美元的损失。

  4月12日,宾夕法尼亚州费城一家星巴克连锁店店员报警称,两名非洲裔男子闯入店铺并拒绝离开。6名警察随后赶到,以非法入侵为由将两人用手铐带走调查。8小时后,又因证据不足而将两人释放。

  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误会”,在被一名店内顾客拍摄成视频上传到社交网站后引起了轩然大波。通过这段视频,人们发现这两名所谓的“嫌疑人”在店内并没有任何不当的举动,他们进店的原因只是想等候朋友和借用洗手间,但后一要求被店员拒绝,理由是他们没有在店内消费。遭到拒绝后,两人就安静地在店里等候朋友,直到被警察拷走。

  两个生活并不窘迫、看起来也不像流浪汉的非洲裔男子并无任何暴力举动,只是因为没点咖啡想用洗手间就被人报警逮捕。这一不合逻辑的事件很快开始向着种族歧视的方向发酵。正如一位当天事件的目击者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上所写的那样,“我们这些在场的白人疑惑的是,为什么这样的事从来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甚至就连费城警察局长理查德·罗斯都忍不住在社交媒体上就此点评说:“作为一名非洲裔美国人,我深知其中隐含的偏见和歧视。”

  费城有40%以上的人口是非洲裔。事件发生后,当地非裔民权组织“黑人的命也重要(The Black Lives Matter)”很快在涉事星巴克门店门口举行了抗议,社交网站上则出现了抵制星巴克的倡议。接连数日,不少人前往该店进行抗议。

  在美国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非洲裔人士确实往往更受到保安、店员的“重点关注”,而发生在费城星巴克的事件只不过是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痼疾的最新注脚。

  在美国,因为种族和肤色而对一个人形成某种刻板印象,已经司空见惯。甚至就连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都曾遭到过类似的尴尬,他曾在2012年非洲裔男孩特雷沃恩·马丁被枪杀后表示,“几乎所有的非洲裔美国人在购物时,都曾遭遇过被跟踪和密切注意,也包括我本人。”

  并未远去的枪声

  4月4日,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50周年纪念日。1963年8月,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留下了美国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权利的历史性一幕。然而,不到5年后,马丁·路德·金即死于一次萦绕着重重疑云的枪杀,年仅39岁。

  从当今美国的制度层面上看,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似乎已经实现;但他的死亡却也好似一个不祥的预言,在其身故50年后的今天,依然盘旋在生活于这个国家的非洲裔人身边。

  3月19日凌晨,生活在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市的22岁非裔青年克拉克在回家路上遭外出办案的警察误杀。警察朝着这位手无寸铁的年轻人连开20枪,其中8枪命中,一颗子弹打穿了他的肺部,克拉克当即身亡。而警察之所以开火,只是因为他们将克拉克手中拿着的手机误认作武器。

  美国媒体统计,从2015年1月至今,萨克拉门托警方共击毙包括克拉克在内的6人,其中5人为非裔男性。

  近年来,美国警察不时被曝在执法过程中导致平民、尤其是黑人身亡。自2014年8月密苏里州弗格森市18岁黑人青年布朗被警察击杀并引发全美各地持续大规模抗议示威以来,无论是巴尔的摩的格雷之死,还是巴吞鲁日的黑人小贩被杀,此类事件似成常态,加剧了美国社会的分裂。而去年佐治亚州科布县警察艾伯特在执勤时的一句“记住,我们只杀黑人”,更是触目惊心地揭开了这畸高的“意外”背后的种族歧视本质。

  美国联邦调查局在2017年11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2016年“仇恨犯罪”上报案例“两年连增”,近六成案例由种族歧视引发,其中约一半案例针对非裔人群。

  去年8月,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市爆发了10年来在美国最恶劣的白人至上主义运动,他们罕见地公开打出大量纳粹和三K党标识,煽动种族歧视和仇恨,并与抗议他们的人群发生冲突。一名白人至上主义者驾车冲撞抗议者,造成多人伤亡。美国总统特朗普虽在第一时间对暴力事件进行了谴责,但未明确谴责白人至上主义者等极端右翼群体,引起舆论大哗。

  社会地位依旧弱势

  如果说马丁·路德·金在整体上象征着美国的种族平权运动,那么1954年“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则是非裔美国人为了争取平等权利而进行的一系列不懈斗争的缩影。3月25日,当年的涉案人之一、也是本案命名由来的林达·布朗在家中去世,这引发美国舆论对国内种族权利平等现状的再次审视。

  其实,“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是发生在美国各地的多件诉讼共同组成的一个广泛称呼。该案命名由来、也是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诉讼是时年9岁的非裔小女孩林达·布朗的“上学问题”。由于种族隔离制度,林达·布朗无法就近入读只供白人小孩入读的学校,只能自行搭车去更远的街区入学。为了争取种族平等的入学权利,包括林达·布朗在内的当地20余名孩子及其监护人作为原告,将托皮卡市教育局告上了法庭。最终,美国最高法院裁定被告违宪,从而推翻了延续多年的“隔离且平等”原则,成为日后废除南方种族隔离制度运动的依据。

  成年之后的林达·布朗,也在继续为种族平等事业积极奔走。1979年,她和另外7位家长再次提起诉讼,要求托皮卡市切实落实学校系统中的种族融合。1993年上诉法庭最终裁定,学校系统中仍旧存在种族隔离现象。作为对判决的回应,当地建立起3所学校,以进一步促进种族融合。

  如今,距离1993年的判决又过去了25年,非裔美国人的平等社会权利是否已得到了更好的保障?美国政府问责局201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该国因贫困和种族而被孤立的学校越来越多。在2000年至2014年间,主要由黑人或拉美裔学生组成的学校数量从7009所增至15089所。美国专栏作家理查德·诺斯·帕特森不久前在《波士顿环球报》上写道,统计数据显示,与1968年相比,非裔美国人获得进入多数为白人学生的学校就读的机会更少。

  与弱势受教育地位相应的,是非裔美国人在职业和阶层上面临的偏见和歧视。据《纽约时报》报道,在美国收入最低的1%人群中,非裔占到35%。而在收入最高的1%人群中,非裔仅占不到1%。即使在同等教育水平下,非裔的就业率依旧远远落后于白人。

(责任编辑:聂瑜)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星巴克风波下的“美国梦想”

2018-04-20 11:18 来源:工人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