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政策暖风料改变成长股配置比例 机构深挖细分龙头

2018年03月16日 07:23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在新经济、“独角兽”等话题火热的背景下,二级市场对成长股尤其是创蓝筹的关注程度水涨船高。不过,对于“独角兽”登陆A股市场究竟会对存量成长股的估值带来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还存在争论。二级市场投资机构普遍认为,政策面虽有助成长股结构性行情的演绎,但行情的支撑重心仍在于业绩,在春节之后阶段性的整体反弹后,需要注意筛选有业绩支撑的优质细分行业龙头品种。

  成长股估值存争议

  对于“独角兽”IPO绿色通道的开启以及海外上市企业以CDR形式回归A股,会给二级市场现存科技成长标的构成何种影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部分人士认为,“独角兽”回归带来新的增量,供给的增加会压低市场估值水平。同时,在海外上市“独角兽”的质地与估值水平较A股科技上市公司更优,可能导致资金分流。而乐观者认为,政策对于新经济企业的一系列支持将带动整体新经济板块估值抬升,以及机构整体配置比例的变化。

  华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君表示,与美国科技股以及海外上市的国内“独角兽”公司相比,A股目前科技股估值中位数仍然偏高。如A股电信服务板块的估值是美国的近8倍、信息技术估值中国是美国近2倍;海外上市科技公司如阿里、腾讯、百度等,其平均估值在40倍左右,而A股的科技公司估值均接近200倍。然而多数A股市场标的质地却与美股或中概股中科技公司相差较大,在当前A股资金、资产全面国际化之下,多数中小创标的面临挤泡沫压力。

  王君认为,正是由于A股科技股估值、质地与海外上市“独角兽”之间的差异,其回归后或将引起资金抛弃当前中小创转而追寻“独角兽”回归,并给予其更高的估值溢价,恰如360回归。而仅考虑前15大已在海外上市的“独角兽”当前总市值约11万亿元,BATJ四大科技巨头总市值约7.2万亿元,按照A股科技股估值是美股2.8倍计算,或将对当前中小创造成20万亿元的吸筹。以史为鉴,其回归历程或将复制2004年腾讯回归港股“一枝独秀”,科技股“二八分化”的情形。

  万联证券分析师胡红伟认为,海外龙头科技公司的回归必然造就一批新蓝筹的出现,新蓝筹必将带动整体机构配置比例的变化,将进一步引发投资者对价值的思考。“独角兽”的回归并不一定是抛弃同行业公司追逐“独角兽”,反而有可能是抛弃旧蓝筹转投新蓝筹。这会改善新经济相关行业的需求格局,需求的上升会淡化供给增加的影响。且IPO绿色通道的开通仅是政策资源倾斜的开始,未来不能排除更多的资源向新经济倾斜(税收、补贴、信贷等方式)。这种资源整体的转向是有利于整个新经济板块的估值抬升。

  继续深挖优质个股

  创业板指在上周大涨3.53%之后,本周转入调整震荡。对于下阶段操作,买方机构纷纷表示,需要重点挖掘估值与盈利匹配的品种,并注意短期的风险因素。

  朱雀投资认为,上周创业板延续了较强反弹态势,一方面可能源于前期创业板超跌有一定修复动力,另一方面监管层对富士康等新经济“独角兽”IPO给予较大优待,也有助于市场情绪修复。但整体上创业板整体估值依然处于高位,后续投资应重点挖掘布局盈利良好的优质个股,淡化板块属性。

  和聚投资表示,政策驱动是改变市场短期对成长股领域风险偏好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注册制过渡期延长、“独角兽”绿色通道上市等。当然除“创蓝筹”外,其中不乏众多前期超跌品种的反弹、高估值品种的跟涨,阶段性的整体强势狂欢后,需要更加关注有业绩支撑的优质成长品种。

  信诚盛世蓝筹基金经理吴昊表示,在全年控杠杆基调不变的环境下,市场总体仍将保持存量博弈的结构性行情。随着监管层对于新经济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强,新经济的结构性行情正在发酵,如果出现新经济板块性的业绩增速跑赢其他权益资产,那么新经济板块今年将有较大的概率跑赢市场。不过,短期仍建议控制风险,3月份市场仍将面临一些比较重要的风险时间:如3月中下旬美联储的加息以及未来加息计划的指引;3月中下旬进入中小创一季报预披露的密集区,存在业绩风险释放的可能。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政策暖风料改变成长股配置比例 机构深挖细分龙头

2018-03-16 07:23 来源:中国证券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