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前后历时4个月 这只基金还是发行失败了

2018年03月01日 06:24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又一基金发行失败了!

  前后历时4个多月,从2017年底募集到2018年初,泰达宏利创富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泰达宏利创富混合)最终还是公告募集失败,这已经是今年以来市场上第二只基金募集失败了。

  而这显然与最近一些设置募集上限的基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么,究竟为何这些基金如此地募集“坎坷”呢?

  跨度4个多月,募集失败

  今日,泰达宏利公告称,截至2018年1月19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泰达宏利创富混合未能满足《泰达宏利创富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的条件,故基金合同未能生效。

  理财不二牛注意到,该基金于2017年10月20日开始,至2018年1月19日止,募集期用足了3个月,但是依然没能募集成功,而在募集期结束之后,该基金又“挣扎”了1个多月后才发布了募集失败的公告。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有可能是中间隔了春节的因素。”但显然这并不太有说服力,如果从今年另一只募集失败的基金来看,其公告的速度显然要快得多。

  具体来看,截止2018年1月3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兴银瑞景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因未能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的条件,故基金合同未能生效。仅过了三天,2018年1月6日,兴银基金便发布了募集失败的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合同条款,如果募集期限届满,未满足基金备案条件,在基金募集期限届满后30日内返还投资者已缴纳的款项,并加计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息。而此次在募集期限届满之后又过了1个多月才公告,投资者收到退款是不是早就超过了30天?

  机构持有份额占比高

  迟迟不公告背后,这只基金又为何会出现募集失败呢?

  众所周知,基金募集一般要求金额不少于2亿元且认购人数不少于200人,而募集失败无非是这两条没有满足。不过如果深究来看,其实未能达到这两条的情况还是挺多,比如渠道不给力、投资者不买账、机构意向资金临时出现变卦、单一机构占比过高等等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募集失败。

  从泰达宏利创富混合这只基金来看,其实在泰达宏利的其它产品中,也有几只名称与其相类似的基金,比如泰达宏利创盈混合、泰达宏利创益混合、泰达宏利创金混合,可以说相当于是一个“创”系列产品。

  而从泰达宏利创盈混合、泰达宏利创益混合、泰达宏利创金混合这几只产品的定期报告可以发现,机构资金的占比都非常高,以泰达宏利创盈混合为例,截至2017年4季度末,“机构1”持有份额占基金总份额的比为25.22%,“机构3”持有份额占比更是高达69.69%。

  这么高的集中度,显然如果放在现在的基金发行上,就只能是采用封闭或定开操作。

  因为根据《关于对超期未募集基金产品处理方案及相关材料的要求》(以下简称《要求》),若新发行的基金单一投资者持有份额超过50%,应采用封闭式运作或定期开放运作。其中,定期开放周期不得低于3个月;同时,单一持有份额超50%的新基金需采用发起式基金形式,并在基金合同、招募等文件中进行披露,不得向个人投资者公开发售。

  因此,如果泰达宏利创富混合这只基金发行时依然是机构资金主导的话,那很有可能募集失败的因素是在机构资金上,牛妹也就此向泰达宏利基金进行求证,不过对方未予明确回复。

  这类新基金谨慎参与

  另外,从今年这两只募集失败的基金来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于2015年时便获得了准予注册募集的许可,随后又申请了延期募集。

  其中泰达宏利创富混合于2015年7月7日获中国证监会证监许可[2015]1527号文注册,并于2017年4月21日获得中国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关于同意泰达宏利创富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延期募集备案的回函》,准予延期募集;而兴银瑞景是于2015年8月18日获中国证监会证监许可〔2015〕1958号文准予注册,并于2017年4月5日获得回函准予延期。

  虽然《要求》“对于超期未募集基金产品,允许基金管理人自行选择是否延期募集”。但显然这些原先囤积的、超期未募集的产品,在单一客户集中度等因素受限的影响下,去“库存”之路也不是那么好走。

  反过来,对于投资者而言,对于这类基金又该如何判断呢?资深基金研究专家王群航建议,“对于新基金,一定要谨慎。(1)近几年,我早就一般情况下不再推荐新基金了。(2)作为未来投资基金的核心主力机构,监管要求,公募FOF都是不可以认购新基金的。(3)在很多主流网络媒体上,已经很难查到新基金发行的信息了。”

  其实,对于此类新基金,也还有一个简单的辨别方式。那就是现在基金公司旗下经常会出现多只产品非常相近的命名,形成了“创”系列、“弘”系列等等,投资者当看到一只新基金时,可以先去基金公司网站查询下是否存在这种情况,如果存在,可以看看其它命名相似的基金运作情况,再进一步结合其它信息做出投资判断。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