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ST吉恩、*ST昆机跨年难欢喜 谁会是2018年“退市第一股”

2018年01月02日 07:12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张虹蕾 每经实习编辑 任芷霓

  转眼间,2018年悄然而至。当人们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之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资本市场上的一些上市公司却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局面。

  比如,*ST昆机(600806,SH)在12月29日晚间,发布重大退市风险提示公告称,2017年全年实现盈利的可能性较低,故判断将较难达成相关财务指标的恢复上市条件。而在稍早之前的12月22日,*ST吉恩(600432,SH)也在回复监管层问询时坦言,目前已面临较大退市风险。

  眼下,在年初之际,上述两家公司并未发布能够“提亮”业绩的重大事件,*ST昆机和*ST吉恩在2018年退市似乎有大概率。谁将成为2018年的“退市第一股”,也颇受资本市场的关注。

  ●2018年或将迎来退市

  由于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亏损三年,2017年5月23日,上交所做出暂停*ST昆机股票上市决定。无巧不成书,和*ST昆机相似的*ST吉恩,同样因连亏三年,2017年5月20日,上交所决定自5月26日起暂停*ST吉恩股票上市。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ST昆机和*ST吉恩两家上市公司而言,2017年无疑是保壳的关键期。从5月份至今,两家公司也在保壳“保卫战”中使出浑身解数。

  先后经历暂停上市、债务逾期、高管频频离职、控股股东持股被轮候冻结、部分财产被冻结的*ST吉恩希望通过重整实现“自救”。不过,12月17日,*ST吉恩公告称,债权人吉林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对*ST吉恩的重整申请,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也意味着*ST吉恩恢复上市的希望愈加渺茫。

  而*ST昆机因被沈机集团持有25.08%的股份,具有国企背景,在2016年下半年之时,曾有很多市场外界声音解读沈机集团或地方政府可能会帮*ST昆机“解围”,但现实却大相径庭。*ST昆机非但未能摆脱暂停退市的局面,沈机集团也被监管层处罚。

  转眼间,2017年已经过去,但两家公司似乎难以“翻身”。

  12月29日晚间,*ST昆机发布重大退市风险提示公告称,结合公司11月经营状况及目前情形判断,2017年全年实现盈利的可能性较低,故判断公司将较难达成相关财务指标的恢复上市条件。

  而在稍早之前的12月22日,*ST吉恩也在回复监管层问询时坦言,目前已面临较大退市风险。由于连续三年亏损,2017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9.46亿元,所处的镍行业产品价格依然在低位震荡徘徊,主营业务无明显好转,人民法院未受理债权人提出的重整申请,巨额的财务费用未能有效化解。若2017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股票将在2017年年度报告公布后被终止上市交易。

  此外,10月31日,暂停上市的*ST烯碳发布2017年三季报显示,其前三季度净利润为亏损1.26亿元。12月,远成集团宣布入主*ST烯碳,但眼下也并未披露有助于恢复上市的事项。

  ●交易所一线监管加强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已经有*ST钒钛(000629,SZ)、*ST建峰(000950,SZ)、*ST昆机、*ST吉恩、*ST烯碳(000511,SZ)相继暂停上市。而2016年全年则有ST新梅(600732,SH)、*ST常林(600710,SH)、川化股份(000155,SZ)、*ST欣泰(已退市)4家公司被暂停上市。

  而在2017年5月17日晚,深交所公告对*ST新都作出股票终止上市决定,由此*ST新都进入退市程序,并成为2017年A股上市公司“退市第一股”。在此之前的2017年6月23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称,曾因涉嫌欺诈发行的*ST欣泰也于7月17日进入退市整理期。相较之下,2016年全年只有博元投资一家被强制终止上市。

  提及2017年的两起退市事件,深交所副总经理李鸣钟在2017年12月央视财经举办的一场活动中也向《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记者指出,欣泰电气和新都酒店的退市是2017年交易所监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了交易所真正承担了退市的主体责任,一线监管是《证券法》赋予交易所的一个法定职责。

  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忧”,除了上述2017年被暂停上市的企业外,也有曾暂停上市的企业迎来重生希望。2017年12月8日晚间,曾经三年巨亏27.65亿元的川化股份公告于12月18日恢复上市。

  *ST钒钛10月25日晚间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实现营收64.77亿元,同比减少29.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亿元,同比增长155.19%,全年扭亏并恢复上市仍有希望。而*ST建峰则在10月份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未来恢复上市时或将以“重药控股”的崭新面目登陆资本市场。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