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资银行理财产品步入"创新季" 外资行平台或成新渠道

2017年12月23日 07:22    来源: 金融投资报    

  ■本报记者 吉雪娇

  随着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在“数量”及“质量”上全面提升,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如何在符合监管要求的情况下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成为了各家银行关注的重点。而与此同时,由于零售理财产品方面竞争优势不明显,外资行们也在试图寻找其他的路径,以增强与零售客户的互动和黏性。

  在此情况下,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合作理财产品代销业务,被认为为银行理财的销售模式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在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看来,未来外资银行平台或将成为中资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

  营销模式日渐丰富

  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470家商业银行(不包括外资银行)存续共计70726款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约为28.45万亿元,远超其它类型金融机构的资管规模。

  在银行理财业务规模高速扩张的同时,其产品形式及业务模式也逐步走向了规范化、专业化、多样化。其中,以银行理财产品多样性为例,魏骥遥认为,商业银行在投资方式、产品形式、营销模式上都表现出了极强的创新意识。

  如在投资方式上,FOF及MOM等委外模式的兴起,决定了商业银行在监管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进行更多类型资产配置的构建,打破了自身投研实力不足的壁障,促使投资成本的降低以及资产组合收益的提升。

  而产品形式上,“封闭式—开放式—净值型”的演变思路很好的契合了监管导向以及市场需求,同时也推动银行理财业务逐步回归“代客理财,风险自负”的资管本源。

  此外,在营销模式上,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理财产品的营销模式也日渐丰富,从最初物理网点的单一渠道,到手机APP、微信银行,日渐丰富的销售渠道能够引导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该市场,促使行业的稳步发展。

  理财产品具合作空间

  但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魏骥遥指出,当前市场环境中,银行理财业务所进行的创新模式,通常存在模仿门槛较低的问题,致使银行理财业务的差异化特征并不太明显,产品形式和销售模式同质化程度过高的情况不利于行业的进步。基于这样的背景,各家商业银行也加大了挖掘新模式、新渠道的步伐。

  就在近日,南京银行便与法国巴黎银行签署了理财产品代销协议,成为首家与外资银行合作理财产品代销业务的国内银行。魏骥遥认为,这无疑为银行理财的销售模式提供一条新的道路。“近年来,外资银行受多重因素影响,在华业务发展相对缓慢。”魏骥遥表示,从客观层面看,监管层对于外资行的准入及经营范围都有更为严格的限制,导致外资银行的在华业务较难放开手脚。从主观层面来看,随着近年国际金融环境的不稳定,较多外资银行转变了自身的业务重心,放慢海外投资脚步,重新聚焦于本土业务,致使此类银行在华发展的动力相对不足;而在互联网浪潮中相对保守的发展思路,也使得客户服务体验的优势明显下降,进一步制约了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发展脚步。

  不过,近期随着外资银行在华限制的逐步放开,被认为促使中外资银行将有更多的竞争与合作的机会。魏骥遥指出,在此过程中,外资银行可以借助中资银行的资源达成转型需求,而中资银行也能借助外资银行领先的管理经验突破创新瓶颈,促成双赢局面。“基于具有丰富资管经验的西方银行业对于中资银行理财产品的认可,未来外资银行平台或将成为中资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

(责任编辑:魏京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