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2017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重回6.31

2017年12月15日 07:11    来源: 经济参考报    

  12月13日,《2017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今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为6.31,较2016年的历史低位6.04分有了一定回升,重回2014年水平。据悉,该报告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与同方全球人寿从2012年发起,至今已持续五年。

  报告发起方代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分析称,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今年回升的主因是居民在退休责任意识、财务规划认知水平、财务问题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得分小幅上升,“居民对取得期望收入的信心大幅增长,表明人们对宏观经济的预期较为乐观”。他认为,这一变化与2017年中国经济形势向好发展的趋势不无关系。供给侧改革等发展战略都让居民对经济发展前景恢复了信心。

  今年的报告还显示,机关及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员工的退休准备指数高于私营企业、合伙企业或其他组织。而性别和子女依然是影响退休准备的一个因素。2014年至今的调研显示,男性的退休准备指数高于女性,而没有子女家庭的被访者的退休准备是最差的,可见“养儿防老”在中国依然十分适用。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还提示,中国居民退休收入来源中,政府、企业、个人占比依次为40%、25%、35%。与会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养老金体系中,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缓慢。截至2016年底,全国企业年金基金累积结存占基本养老金资产比例仅为28.71%,人均企业年金资产4.76万元,对于参保职工的养老保障作用相当有限。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收入也较为单一单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承担着绝大部分养老责任,将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压力。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CAFF50)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表示,要破解供需不平衡的老龄化高原,离不开建立健全以“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和“养老服务金融”为核心的养老金融体系。要建立均衡发展,政府、企业和个人责任共担的中国特色三支柱养老金体系;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入手完善养老产业金融;并完善养老服务金融政策,优化养老服务金融发展路径,营造良好行业环境,促进养老服务金融健康发展。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提出在2017年底前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业内普遍认为,这将释放巨大的个人养老保险市场需求,个人补充养老保险将成为解决中高收入人群养老方案的首选。

  同方全球人寿总经理助理兼首席人力资源及行政官王前进表示:“国家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战略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均促进了商业保险和医疗、健康以及养老机构的深度合作”。同方全球人寿探索以“轻资产”的模式提供全面的个人养老解决方案。在丰富养老保险产品的同时,前端以保险产品和养老服务互动结合、后端资金为养老服务和产业提供优质资金支持等方式,为客户提供保险、医疗和养老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也将是同方全球人寿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