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可转债打新收益告别疯狂 公募债基增仓布局急行军

2017年11月28日 07:46    来源: 新浪    

  可转债打新收益率正在告别疯狂。

  11月27日,再有两只可转债嘉澳转债(113502)、金禾转债(128017)发行上市,但相比此前林洋转债(113014)二度涨停熔断,雨虹转债(128016)发行阶段即被疯抢,两只新产品上市首日的表现不及预期,尤其是金禾转债的首日收益率仅为16%。

  毫无疑问,随着供给增加可转债打新收益率的下滑十分明显。一位联讯证券固定收益部的分析师11月2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可否认随着可转债供给的增加,标的质量确实可能会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未来总体来看,虽然概率不大但也存在破发的可能。”

  尽管打新收益率下行,但随着可转债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此前小众品种未来存有成为主流产品的潜力,机构投资者纷纷开始布局可转债市场,这其中三季度以来公募基金的增仓力度最大。

  打新收益率下滑

  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显示,可转债申购新规生效后,包括11月27日上市的两只产品,共有6家上市公司发行了可转债。

  本周两只新上市的可转债中已出现了首只上市前正股价格与转股价格出现折价的可转债。嘉澳转债的转股价为45.48, 而上市前即11月25日的成交价为37.88元,折价率高达16.%

  “简单来说,正股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可转债的行情走势。当正股价格与转股价格出现较大溢价之时,公司可转债将被市场抢购,走出上涨行情,反之则将出现下跌行情。”一位北京大型券商的固收分析师11月27日讲道。

  因此,嘉澳转债在上市前部分市场人士对其上市首日的表现表示担忧。海通证券姜超团队,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团队等都对嘉澳转债上市做出了谨慎的判断。

  姜超团队表示:“嘉澳转债规模极小,正股基本面一般,且金额较小,对机构吸引力不大。近期股价大幅下跌导致平价较低,我们预计溢价率10%左右,上市价格90-94之间,中枢92元,有较大的破面风险,建议谨慎。”

  嘉澳转债在今日开盘后没有出现破发的情形,首日收益率最终维持在22%左右。但与前林洋转债首日两次涨停触及熔断相比,后续可转债产品首日收益率在逐渐下滑。

  同日上市的另一只新债金禾转债的表现也不及预期。上午开盘后,金禾转债并没有出现此前几只可转债产品被市场热炒最终熔断的情形,收盘后首日收益率仅维持在16.55%。这也是申购新规生效以来,继小康转债(113016)后又一只首日收益率低于20%的可转债产品。

  “可以看出,新可转债产品首日收益率超过20%的品种越来越少,新债打新的收益率在持续下滑。”沪上一家大型券商自营部门的人士11月27日讲道。

  可转债打新收益率下行同供给端持续放大有关。

  进入11月以来,可转债的发行供给正在逐步释放,本周便有三只产品密集上市。审核端,本周发审会也将再次审核6家上市公司的可转债申请。

  “转债发行日收益率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正股价值,转债强制赎回、下调转股价等条款,信用风险和企业转股的意愿以及能力等各方面。目前产品的数量增多,标的的质量参差不齐,这也是造成收益率下行的重要因素,在可选择标的充足的情况下,市场不会贸然博傻。”前述联讯证券人士讲道。

  公募积极性大增

  尽管打新收益开始有下滑的趋势,但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并不在意“打新”的收益,相反随着发行数量和规模的持续井喷,可转债正在吸引更多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加入市场。

  一位兴业证券分析师11月27日表示:“转债受到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从基金三季报和上交所转债持有人变化来看,转债市场的关注是明显上升的。参与转债的范围出现了明显的扩大,除了传统的基金、保险外,年金、券商资管、信托等机构三季度是持续增仓的。”

  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基金在近期加码可转债市场的动作明显。

  “在公募基金内部,债券型基金对转债的关注度也出现了明显的提高,很多纯债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开始参与转债。之所以关注上升,主要是转债市场在快速扩容或预期快速扩容,从大类资产层面需要引起重视,纯债赚钱难度不低,区分度差,投资者开始关注转债的赚钱效应。”前述兴业证券分析师指出。

  具体来看,首先各类型债基持转债规模均有增长,二级债基、中长期纯债基占比提升。

  根据兴业证券的统计显示,2017 年三季度各类型债基持转债规模均有增长,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最为明显,分别增长24.8和12.8亿元。持有转债最多的仍是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规模为91.4亿元和48亿,均超过转债基金持有的规模。

  除此之外,具体到基金个体,转债仍不是主流资产,但加仓趋势明显。

  前述兴业证券分析师透露:“三季度,配有转债的公募基金持有市值占净值比仍多在0-5%区间,大多数基金转债仓位处于低位,但整体加仓的趋势明显。一是不配置转债的公募基金明显减少(近200家),二是配置比例较高(占净值比在30%以上)的公募基金亦有增加,具体到个别基金来看,多数增仓,转债规模回升刺激明显。”

  不仅相关产品的持仓比例在上升,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了解,公募基金公司专门针对可转债的发行的基金产品也开始活跃起来。11月内,先后有中欧可转债债券基金,国泰可转债基金以及华商可转债基金亮相。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