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互联互通日益紧密 港股中资化进程加速

2017年11月27日 07:29    来源: 中国证券报    

  自2014年11月内地、香港两地资金互联互通以来,越来越多的内地公司在香港市场上市,越来越多的内地资金南下港股市场,港股市场受到内地的影响日益明显,港股中资化进程不断加速。

  市场人士表示,目前一级市场的港股中资化可以看作已经完成,在互联互通的推动下,二级市场的中资化已经正式拉开了序幕。

  两地强化互联互通

  从时间上看,港股中资化并不是从今年才开始,实际上是在香港市场过去2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演进的,港股中资化现象首先从一级市场开始。过去20年中,大量的内地企业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使港交所长期雄踞全球集资排行榜龙头。据统计,目前港交所的2000多只股票中,中资股票数量接近了50%,而50%来自于中国内地的企业贡献了超过60%的港股整体市值,更贡献了接近80%的交易量。市场人士表示,一级市场上香港已经完成了中资化的过程。

  而在二级市场上,2014年港股通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计划正式出炉。到了港股通开通三周年,累计成交量达到了3.3万多亿港元,南下资金净流入超过了6300亿港元。目前港股通的交易量占到了港股主板总交易量的12.9%。根据华泰证券研究预测,明年南下资金占港股主板总交易量有望升至20%。据港交所官方数据显示,港股通中,深、沪两市排名前10活跃度的股票中,4万亿港元市值的腾讯排第一,两边都上榜的还有中国恒大、融创中国和吉利汽车。在恒指涨到3万点的这一波牛市中,中国恒大、融创中国引领牛市中整个地产板块的价值重估,而汽车与汽车零部件板块以吉利汽车为代表,包括汽车制造、汽车销售、汽车金融也完全实现了价值的重估,这无疑说明了中资对于港股估值体系的影响力。此外,互联互通加速了港股中外资金之间估值定价权的博弈,中资投行的力量也在不断成长,他们对机构投资者的价值判断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市场人士表示,二级市场的中资化已经拉开序幕。

  港股中资化进程加速

  港股中资化最直接的影响和意义,无疑就是流动性的增加。以今年港股的牛市为例,宏观经济复苏、企业盈利改善加上港股相对其他市场估值偏低固然是重要的因素,但如果没有内地资金流入,港股很难出现一波长达10个月的连续升浪。港股通占香港股票市场成交量比例逐年增长,以主板为例,2017年已经达到10%甚至更高水平。

  如今,任何机构在研究港股的时候,如果不考虑内地资金偏好,那么就谈不上全面的对市场进行分析。如果说三年前市场对于港股中资化还抱有怀疑,在沪港通开通三年之际,这个趋势已经成为了事实。目前,港交所方面依然在致力于改善中资企业赴港上市的环境,尤其是对于“新经济公司”的支持力度增大。

  以前科技公司上市地往往选择美国纳斯达克,这一趋势正在发生改变。现在,科技股和“新经济公司”正在成为港股市场的新宠。一方面,港交所以更为开放和积极的姿态迎接“新经济公司”在港上市。今年以来港交所积极地讨论接受同股不同权架构,讨论开设创新板等一系列措施,都意在吸引更多的“新经济公司”来港上市。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企业的自身选择。中国新经济企业已经有大量超越欧美的创新业务模式,这些新模式或许并不会在欧美市场获得高估,但却会更多地获得中资的认同。而且伴随着内地资金增多,对于这部分企业的估值相信会有更客观的计算。

  2015年,香港IPO融资中“新经济公司”只占3%,但是到了2017年,这一比例激增至33%。从今年港股板块上一力撑起半边天的腾讯控股,到众安、阅文、雷蛇和易鑫纷纷在港上市,香港市场对“新经济公司”已经热情高涨。

  分析人士表示,相信今年的牛市是在大环境改革趋势下的一个必然产物,而港股市场中资化的进程在牛市的催化下将进一步提速。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