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银监会:围绕实体需求 强化监管引领

2017年11月09日 18:11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福建银监局发布会现场 

  

  主持人李星昊 

  

  福建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赵杰 

  

  福建省农信联社主任张镇雄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长叶灿辉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9日讯 据银监会网站消息,第139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今日在京召开,福建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赵杰以“围绕实体需求强化监管引领 持续提升福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为主题,介绍了福建银监局引领辖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要做法。一同参与本次发布的还有福建省联社主任张镇雄、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长叶灿辉。 

  近年来,福建面临“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贸试验区、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州新区、平潭综合实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六区叠加”的发展机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薄弱环节,比如山海、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民营经济活跃但面临转型升级压力等等。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既为福建银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对金融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福建银监局紧紧围绕福建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持续创新监管工具手段,加强监管激励约束,引导银行业完善内生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增加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供给,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建立评价体系,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福建民营经济占比高,但企业单体规模普遍不大,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在新常态背景下转型升级的矛盾更为突出。为进一步引领辖区银行业回归本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今年福建银监局在现有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等以风险为主的监管手段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统计监测评价体系,按季对辖区23家主要银行业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开展量化综合评价,加强监管引领。评价体系共包含15个指标,既看总量又看结构,其中贷款余额、表外授信余额等总量指标6个,制造业、新经济、小微、涉农等领域贷款占比等结构指标9个,赋予制造业贷款指标最大的权重25%,鼓励银行业将金融资源配置到有利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领域;既看存量又看增量,在考察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历史贡献度的同时,注重考察当期的进步度,力求客观、全面评价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同时,为更好地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福建银监局在定期对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和通报的基础上,将其与监管评级、高管履职评价等挂钩,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强化激励约束,引领银行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至9月末,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5928.80亿元,比年初实现正增长,扭转了去年逐月下降的态势;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经济领域贷款余额1129.56亿元,同比增长21.1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9.4个百分点;累计支持经贸往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等“一带一路”项目1134个,表内外融资余额1378.99亿元;设立重点支持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产业的“21世纪海丝”产业基金,总规模达1000亿元,有力支持福建省企业统筹境内外两个市场,转型升级、做优做强。 

  完善内生机制,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围绕福建实体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引导银行业从内生机制入手“补短板”,打通“最后一公里”,发展普惠金融。至9月末,辖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864.26亿元,同比增长14.97%,实现“三个不低于”;涉农贷款余额1.18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37.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33个百分点;贫困户建档立卡基本全覆盖,扶贫相关贷款同比增长119.27%,基本实现对贫困户有效信贷需求的“应贷尽贷”;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5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85个百分点。 

  推动下放审批权限。受小微企业等信贷风险逐步暴露影响,当前部分银行存在“慎贷”现象,部分银行“一刀切”上收基层分支机构的贷款审批权限,影响了贷款审批效率。对此,福建银监局组织辖区银行业机构对贷款审批权限管理进行再评估,推动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向县域下放小微企业等贷款审批权限。今年以来辖区共有19家银行业机构进一步下放了审批权限,金融服务更加“接地气”。 

  落实尽职免责机制。针对因尽职免责制度不明晰导致部分基层机构和信贷人员存在“惧贷”心理的现象,福建银监局积极督导银行业机构加快完善尽职免责实施细则,合理界定尽职免责的标准和条件,增强信贷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今年以来辖区共有20家银行业机构修订完善了尽职免责制度,在问责过程中也做到了区别对待。 

  推广无还本续贷模式。针对传统续贷“先还旧、再借新”需要“过桥”资金、增加融资成本的问题,持续推广无还本续贷模式,要求银行业机构将无还本续贷融入信贷文化,嵌入信贷机制,实施无还本续贷企业“名单制”管理。推动省政府出台续贷抵押权解押和再抵押“并件办理”的制度文件,防范抵押权落空风险,真正实现续贷“无缝对接”。目前辖内开办无还本续贷业务的银行机构覆盖面达100%,共推出“无间贷”、“连连贷”等40余款产品,累计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6.12万笔、金额1878亿元,为小微企业节约融资成本约26亿元。在今年前9个月对小微企业办理的续贷业务中,采取无还本方式的占到25%。 

  强化在闽台胞金融服务。呼应台胞在闽生活展业有关金融服务诉求,出台专项文件指导辖区银行业机构制定有针对性的准入政策,延伸服务半径,大力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辖区共有14家银行业机构开办台胞小额信用卡业务,累计办理信用卡3488张,授信近2亿元。此外,银行业机构累计为278名台胞发放住房按揭贷款2.2亿元,同比增长26.64%,有力促进台胞在闽展业生活便利化。 

  深化金融创新,支持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福建“依山傍海”,山海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6%、居全国首位,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福建银监局在引领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中,注重立足福建特色和优势,推动深化金融创新,支持特色领域加快发展。 

  践行绿色金融理念。福建获批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后,福建银监局立即成立银行业支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银行业支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行动计划(2017-2020)》,鼓励辖区银行业机构加强绿色金融创新,将绿色金融纳入发展战略,给予绿色金融业务更多的正向激励,加快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通过绿色信贷、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等多元化途径,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截至9月末,辖区“绿色金融融资余额”2273.36亿元,同比增长24.74%;其中绿色信贷余额1882.79亿元,同比增长18.8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12个百分点。 

  支持海洋经济发展。以自贸试验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为契机,引导辖区银行业机构在产品设计、流程改造、合作模式以及担保方式等方面创新,进一步丰富抵质押物种类和形式,探索政银企合作模式,推广渔船抵押贷款、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等一系列惠民产品,实现海水养殖、捕捞、水产品加工、分销等产业链金融服务的全覆盖,积极对接海洋产业资金需求。截至9月末,船舶制造、港口码头建设、远洋捕捞、近海养殖、海产品加工与冷链物流、海洋生物制药等海洋经济相关领域贷款余额584.93亿元,比年初增长12.37%,有力支持福建海洋经济加快发展。 

  推进林业金融创新。引领辖区银行业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政府推进集体林权改革为契机,大力开展以森林资源资产抵押为核心的金融服务创新,盘活林业资源,探索金融支持林业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的指导意见》,大力推广林权抵押贷款,据统计,辖区银行业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53.77亿元,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针对中小林农分散抵押难、评估难、流转收储难等问题,创新村级林业小额担保基金模式,试点推行林业金融新产品“福林贷”,目前已累计对3837户林农授信3.39亿元,有效盘活林业资源,获得中央及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针对期限不匹配、林权流转处置难等问题,指导辖区银行业在全国首创林权抵押中长期按揭贷款,推动省内38个重点林区成立了林权收储机构,并推动林权评估、担保、流转、处置等林业经济配套服务体系建设。近3年来,辖区银行业累计发放林业贷款398.25亿元,大力支持造林绿化、森林抚育、林产品加工,惠及林业企业、林农近14万户。 

  下一步,福建银监局将继续按照银监会统一部署,持续引领辖区银行业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支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大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