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诸多债市利空因素尚未释放 债基收益仍难回归

2017年11月07日 07:47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10月以来,资金面以及监管预期对债市产生较大影响,市场情绪较为脆弱。与此同时,债基、货基持有金融债规模继续提高,交易盘加重导致利率快速上行风险加大。但从配置上看,三季度末增持金融债或体现出基金对后期债券市场相对看好。多位业内人士分析,四季度,债市情绪依然脆弱,诸多利空因素尚未释放,交易盘过重加大债市快速上行的风险。而债市在迎来趋势性机会之前,货基收益表现仍然会高于债基。

  十月债基收益不敌货基

  10月份,债市出现大幅调整,资金面以及监管预期对债市影响较大,市场情绪较为脆弱,收益率不断走高。据海通证券分析,调整的主因是市场对基本面的担忧、对监管的担忧和海外债市调整的影响。

  资金面上,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分析,本周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投放6900亿元,逆回购到期8000亿元,MLF到期2070亿元,MLF投放4040亿元。下周央行公开市场有6900亿元逆回购到期。由于月末时点效应,整体上资金呈现先紧后松的状态。叠加12月美联储加息预期,全球流动性收紧趋势逐步形成,届时也会对央行产生传导压力,债市在近期大跌的情况下,情绪面脆弱,叠加海外因素,近期走势不容乐观。

  受债市影响,债基整体表现不理想。据好买基金测算,10月份,1780只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0.17%,在各类型基金中排名靠后,低于货币市场型基金平均收益率0.34%。其中,民生加银鑫兴C、平安大华惠泽、富国可转债、汇添富可转债C、汇添富可转债A分别以单月度4.18%、3.87%、3.58%、3.53%和3.51%的回报率排名靠前。

  三季度债基加杠杆

  实际上,债市在三季度表现震荡。凯石基金研究中心表示,2017年三季度,债券市场总体震荡下跌。回顾三季度市场,7月初资金略松,下半月在季度缴税和政府债券缴款的影响下,资金面重回紧张,市场对基本面、资金面、监管以及海外各项利空利多因素均有所反应,但主要矛盾又不突出,导致短期内看不清方向;8月市场震荡下跌,上半月由于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收益率下行,但随后由于大宗商品价格连续上涨、资金面紧张持续等因素,收益率转而上行;9月市场在经济面不及预期的情况下有所反弹。

  然而尽管债市下跌,三季度债券基金平均却实现了0.99%的正收益。其中纯债基金平均收益为0.82%,一级债基平均收益为0.84%,二级债基平均收益为1.31%,可转债基平均收益为2.55%。除此之外,三季度内,债基规模整体出现回落,中长期、一级、二级债基、保本基金总资产均有不同幅度下降,中长期债基净赎回只数增多,一、二级债基和保本基金净赎回情况有所改善,总资产规模回落幅度减小。

  据凯石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17年9月30日,全部债基的杠杆由今年二季度的115.93%上升至116.76%,迎来了小幅反弹。较一年前,债券收益率已经上行超过100BP,基金经理普遍认为债券配置价值显现,对基金采取了加杠杆的操作。

  债市短期内难言乐观   

  前海开源执行投资总监、前海开源可转债债券基金经理倪枫认为,就扩容来看,短期偏空但中长期利好市场,且较大概率带来中长期配置资金和散户交易资金,不但增强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且带来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的提升。债券市场收益率方面,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达到3.9%的水平,已处长期均值之上,从经济基本面和中美利差比较看,再度大幅上行的空间可能有限。

  倪枫认为,从存量转债的估值水平和新券上市定位看,目前大多处于合理水平,部分优质转债估值偏低,良好的配置机会再次出现。基于对再融资政策红利利好转债市场中长期发展及对于转债正股(A股)市场中期向好的判断,倪枫认为转债市场配置窗口期再次打开,看好转债市场中期走势。

  万家基金则表示,对短期债市持谨慎态度,对中期债市持乐观态度。目前市场情绪脆弱,监管政策尚未出台,而且对利好略微钝化,对利空相对敏感。在这样的环境中,阻力最小的方向仍然是利率上行,等待风险释放较多后再入场,不与趋势为敌。短期而言,债券熊市仍然具有惯性,当前正处于黎明前比较黑暗的时刻。而从GDP、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和PMI走势来看,经济均出现放缓趋势,PPI也将逐步回落。在经济“量价齐跌”的背景下,大类资产时钟向债市倾斜,而且债市经过一年多的调整,相对于基本面,贷款利率以及美债利率均具有较强吸引力,中期来看,债市是值得超配的资产。

  华创证券认为,四季度,债市情绪依然脆弱,诸多利空因素尚未释放,交易盘过重加大债市快速上行的风险。四季度债券尚未有趋势性机会,债基收益率仍然会较低。随着监管细则落地,银行理财等业务面临调整,债基或面临较大的赎回压力。另外,债市在迎来趋势性机会之前,货基收益表现仍然会高于债基,并且受存单收益率提振,在四季度或可能进一步提高。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