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债市走熊一周年 基金经理继续谨慎

2017年11月01日 07:12    来源: 新浪    

  证券时报记者赵婷

  债券市场结束牛市陷入调整已整整一年,在这个重要时点,本周一债市大跌,昨日有所恢复。基金经理对后市相当谨慎,认为短期债市难改疲态,抄底时机未到,此前债市震荡慢牛的预期开始动摇。而受到债市走熊拖累,多只债券基金过去一年净值大跌。

  债券调整一年

  债基很受伤

  去年10月下旬开始,债券市场告别延续了两年多的牛市,开始大跌。今年前三季度市场趋稳,但在这一年当中,约一半的债券基金未能取得正收益。Wind数据显示,剔除因巨额赎回等因素导致净值大幅波动的基金,最近一年1216只债券基金的平均收益为-0.01%,其中573只收益为负,占比47.12%。

  从中长期纯债基金看,最近一年604只产品平均收益为-0.3%,296只收益为正,占比49%,表现最好的银华信用季季红A收益5.81%。不过,有相当数量的债券基金过去一年跌幅较大,纯债基金中跌幅超过3%的有70多只,跌幅最大的一只基金亏掉了10%。而二级债基同样有不少跌幅较大,跌幅超2%的达到60只,下跌最多的甚至达到了12%。

  本周一的债市大跌,让恐慌情绪进一步蔓延。农银汇理基金公司投资副总监史向明表示,债市下跌是受到了经济和通胀超预期、海外经济走势超预期、银行同业负债监管趋严传闻、市场流动性持续紧张等诸多利空因素的影响。

  太平基金专户理财部投资经理赵岩也称,经济预期较差、货币政策预期偏差以及对监管政策的担忧使得市场情绪发生根本性转变,债市交易盘纷纷止损,恐慌情绪蔓延,市场加速下跌。

  “简单的利空堆叠,还不能解释10月份的跌穿全月,跌出新高。逆转的经济基本面预期以及拥挤的交易结构可能是本轮调整更值得深究的原因。”金鹰基金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汪伟表示。

  短期债市难改疲态

  慢牛预期打破

  多重利空因素影响下,基金经理对债市保持谨慎,认为当前抄底时机未到。尽管有观点对中长期债市依然乐观,但已有基金经理认为此前震荡慢牛的债市预期或已生变。

  史向明表示,综合经济、通胀、货币市场流动性等因素来看,短期债市的疲弱态势难以改变。市场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和通胀看法存在分歧,主流投资者目前仍以票息策略等待经济拐点的进一步明确,长久期利率债的介入时机未到。在史向明看来,利率债的主要风险在于是否会出现通胀上行,引发最后一击。但她对明年债市整体行情并不悲观。

  而汪伟认为,目前判断调整是否到位为时尚早。“10月单月,指标券10年期国债和国开债累计跌幅超过30bp,此前震荡慢牛的预期打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汪伟说。预计四季度供给压力不利于利率债的表现,此前利率债主要靠单兵突进的交易性资金,但在这波下跌中,这些资金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冲击,市场情绪很难在短期内得到修复。

  汪伟认为,当前关注基本面的走势可能比点位判断更为重要。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趋于乐观,且对明年通胀预期开始有发酵的迹象。站在经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调整还难言到位。后续主要的风险或许还是经济和通胀的超预期风险,监管政策的冲击则比较有限。

  赵岩也认为目前恐慌情绪尚未缓解。银行、保险等今年的配置力度较弱,四季度利率债供给压力较大。监管政策尚未出台,金融去杠杆仍在进行,通胀压力加大,短期债市调整压力仍然存在。

  对于后市的具体操作,接受采访的基金经理表示,从配置角度看,中短期品种和可转债值得关注。史向明认为目前最有配置价值的仍然是中短久期的高评级信用债,以票息策略等待长久期利率债的介入时机。

  汪伟认为,目前短久期中高评级品种普遍具有配置价值,不仅是绝对收益水平,而且从期限结构角度来看,平坦的收益率曲线也凸显出了短久期品种的价值优势。另一个可以关注的品种是可转债,随着后续转债发行进程加快,估值有回调空间。待估值压缩后,明年伴随对股票行情的乐观预期,转债可以当做配置的大类品种。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