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毅达实控人“空悬”被指有隐情

2017年09月04日 08:35    来源: 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依靠子公司盈利,营收暴增近17倍遭董监高质疑,“隐匿式易主”长达15个月

  □本报记者 黄聪

  一份扭亏的半年报,对公司而言本是喜事,然而却因遭到董监高的弃权表态,从而引发监管层的关注。

  8月30日晚间,中毅达发布公告表示,上交所要求公司核实并披露上河建筑专项审计的进展情况和预计完成时间,以及深圳乾源等相关方、公司董事会至今未能落实监管要求,披露公司实际控制权变更等相关重要信息的原因等。

  一个更值得关注的是,中毅达已无主15个月,实控人迟迟未公布。资产管理分析师刘广文认为,上市公司实控人不敢“冒泡”,背后或有不可告人秘密。

  1亿价格质押上河建筑51%股权

  好事变坏事,用这句话来形容此时的中毅达,或许最为贴切。

  8月27日晚间,中毅达发布2017年度半年报。财务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1667.16%;净利润为117.36万元,同比实现扭亏。

  半年报中,中毅达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大幅提升,均因为合并了福建上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上河建筑”)的收入。上河建筑上半年净利润为2506.57万元。

  然而,这样一份靓丽的中报,却遭到了董监高的弃权表态。

  同时,就投出弃权票,相关董监高给出了涉及公司运营情况的多项原因,上交所对此要求公司核实并披露上河建筑专项审计的进展情况和预计完成时间、1亿元流动资金借款的具体用途以及2016年度报告中的错误情况对2017年半年报的影响。

  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014年至2016年,上河建筑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007.76万元和3051.31万元和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72.25万元、456万元和6953.28万元。上河建筑如同打了鸡血一样援助着中毅达。

  中毅达2015年因业绩不佳亏损650万元,而2016年前三季度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如果继续下去,中毅达铁定“披星戴帽”。正是有了上河建筑的贡献,中毅达的2016年年报业绩实现了翻盘。

  作为中毅达盈利的“中流砥柱”,上河建筑反而被质押出去。2017年4月25日,中毅达发布公告称,将上河建筑51%股权作为质押,向深圳市彼岸大道拾捌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借款不超过1亿元的一年期流动资金,年利率10%。

  中毅达同时承诺,如果借款逾期,未按约定履行其债务,拾捌号投资有权直接变现福建上河51%股权以实现债权。

  刘广文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上河建筑实际上只是中毅达不被ST的一个过度,在扮靓业绩后,将资金左右倒右手的“把戏”。

  通过股权转让隐匿实控人信息

  然而,一个更值得关注的是,中毅达已经无主15个月。

  2016年4月至5月,中毅达原实控人何晓阳与包括深圳乾源资产等在内的五方,就大申集团(母公司)股权转让和股权抵押相关事项签订了合同。

  期间,何晓阳还与相关各方经过一系列复杂股权转让,确定退出大申集团的经营管理,并将大申集团20%的股权委托给收购方指定的人员行使。至此,何晓阳不再是上市公司实控人。

  不过,在中毅达“隐匿式易主”曝光之前,何晓阳一直以上市公司实控人“自居”。中毅达在此前披露的问询函回复公告和2016年度报告中,均称何晓阳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伴随着何晓阳股权转让与质押的,还有上市公司大批高管离职、董事会人员更替的局面出现,为此上交所曾向上市公司下发问询函。

  自今年6月1日中毅达2017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及此后发生一系列闹剧后,针对实控人的问题,上交所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又连发三道问询函,其实控人变更的事实才浮出水面,上市公司方面亦因之对外披露了《公开致歉信》。

  值得一提的是,受让方乾源资产、李琛已按财务顾问要求提供了全部核查材料,但天佑睿聪、鑫聚投资以受让股权比例未达到信息披露标准,不应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为由,拒绝配合提供核查材料。

  中毅达表示,截至目前,实际控制人变更相关方乾源资产、李琛、天佑睿聪、鑫聚投资仍未核实最终实际控制人,披露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刘广文表示,“隐匿式易主”是监管部门彻查的重点,因为该行为会对投资者产生误导,也会增加公司治理的不稳定性。“上市公司实控人不敢‘冒泡’,在其背后或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不过即便是信批违规,由于处罚的力度不大,违规公司敢于顶风作案。”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