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沪深上市公司2017年上半年业绩稳步改善

2017年09月01日 07:56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截至8月31日,沪市1334家上市公司、深市全部上市公司如期披露2017年半年度报告。从各项数据看,上半年,宏观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得到巩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开始显现,实体经济韧性进一步增强,新兴产业表现亮眼。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

  半年报数据显示,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沪市情况看,上半年,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分类化解,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回升,周期性行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显著增长。其中,钢铁和煤炭行业业绩表现最为突出。钢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4127.06亿元,同比增加50%;实现净利润136.41亿元,同比增加274.2%。煤炭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640.94亿元,同比增长83.5%;实现净利润442.27亿元,同比增长293.5%。同时,战略新兴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汽车、电子、医药制造、电气机械和铁路设备行业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35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实现净利润807.33亿元,同比增长8.7%,发展力量不断积聚。

  从深市情况看,18个行业中有13个行业业绩同比增长,特别是占深市公司数量近七成的制造业公司平均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29.23%和40.26%。令人瞩目的是,上半年,深市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共计998.9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4%。截至目前,深市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459家,中小板和创业板中,80%的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

  服务实体经济践行国家战略

  上半年国企改革提速换挡,混改整合深入推进。混改和整合成为2017年国企改革的两大突破口,形成了一批市场高度关注、具有示范效应的典型案例。例如,沪市的中国联通推出混改方案,大规模引入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等多家战略投资者,同时开展核心员工持股,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促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为央企混改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产业整合型和转型升级型并购重组逐渐成为深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主流,上市公司业绩出现明显提升。深市2016年完成重组的公司,其2017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9.66%,净利润同比增长144.73%,显著高于深市平均水平。上半年,深市公司共完成90单重大资产重组,涉及金额3219.71亿元,交易金额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66.17%。

  同时,上市公司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沪市国有上市公司群体稳定发挥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排头兵和探路者作用,与沿线国家互惠共赢的深度融合格局正在形成。例如,中国石油积极开展海外油气业务、推动国际合作,在中亚、中东等地区取得新进展。深市则有280余家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或制造基地、创建研发中心、开展境外并购、承接工程项目等多种形式开展“一带一路”建设。

  在业绩增长的同时,上市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回报股东、回馈社会。沪市有355家公司制定了精准扶贫规划,264家公司披露了环境保护信息。而深市公司上半年在回馈社会方面,投入资金及物资折款总金额达到49.91亿元,帮助超过73,000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深市各板差异化发展呈现亮点

  上半年,深市主板公司实现平均营业总收入51.23亿元,同比增长24.95%;实现平均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34.01%。主板国有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再融资、市场化债转股、股权激励等方式践行国企改革,上半年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长55.81%。而作为培育行业龙头和领军企业的摇篮,中小板聚集了一大批细分行业优秀公司,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上半年,中小板公司实现平均营业总收入19.35亿元,同比增长26.68%;实现平均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23.2%,越来越多的中小板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做优做强,逐步成长为优质蓝筹企业。创业板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体业绩继续增长。

  总体来看,深市上市公司积极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报告期内,深市764家(占比37.88%)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32.09%和26.93%。各细分产业亦呈现诸多亮点,折射出我国经济转型的侧影和正在形成的突破口。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