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网联,一个严肃的管辖权问题

2017年08月11日 07:07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本周,被业界猜测良多的“网联”终于正式公布办法和时间表。央行近日下文,明确要求非银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并要求2018年6月30日前所有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至此,网联上线有了明确的时间期限,也标志着第三方支付直连时代彻底终结、网联时代正式开启。

  网联平台的全称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网联并非支付机构,而是为支付宝、财付通这类非银行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一个统一的独立清算平台,其一端会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对接,另一端则连接银行系统。

  在此之前,以支付宝为例,一笔用户通过支付宝发起的转账,虽然从结果看是从A账户到了B账户,但实际是A账户的资金到了A账户同行的支付宝账号上,然后再产生一笔从支付宝的B账户所在银行向B账户转账的交易。

  也就是说,两笔同行交易完成了一次转账,对于用户体验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央行的监管上却出了问题,类似的同行转账给金融监管设置了难题。

  一方面,网联平台的推出,能够有效地要求现有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接入网联平台,从而实施监管;另一方面,网联平台的出现,打破了固有的第三方支付的格局,支付宝、微信和中小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网联平台获得的费率如果是一致的话,等于大家又进入了前端产品、业务场景、市场拓展方面的比拼。

  更应该联系到一起看的是,央行迟迟未发的征信牌照与此次调整的关系。对支付宝、微信而言,通道费用、利差尽管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用户累积起来的数据。早在2015年1月,央行就印发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允许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在内的8家公司开展第一批征信试点业务,《通知》中明确的准备时间为6个月,但是过了两年,8家获得试点资格的公司没有一家获得个人征信牌照。

  有消息人士透露,之所以迟迟未批,原因之一是央行认为8家试点机构每一家都追求依托互联网形成自己的业务闭环,造成市场信息链的分割,不利于产品的有效性和信息共享。

  这一说法现在看来和网联平台必须出台有着密切关系。央行必须牢牢掌握住交易数据的核心,并且从目前看来,央行会否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得排他性占有交易数据,仍不得而知。但央行此举无疑是对此前纷纷攘攘的无现金社会、征信牌照开放、第三方支付形式的一个回答。央行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1639.02亿笔,金额99.2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53%和100.65%。

  这已经不是一个处于萌芽期的新生事物了,而是一个对国民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的支付通道。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网联平台的监管目前还有空白,线下移动支付、预付卡业务以及虚拟账户直付业务等,未来将何去何从尚不可知。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