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天气条件不利于中美农业生产

2017年07月24日 08:58    来源: 期货日报    

  上周,我国农业产区问题频出:南方炎热天气升级,损及水稻长势;西南发生洪涝灾害,阴雨令病虫害发生发展;东北、华北受到强降雨威胁;新疆、西北及黄淮地区则受持续干热天气的困扰。与此同时,美国气温显著偏高,产区最高气温超过35℃,中部平原甚至达到40℃。高温少雨威胁玉米、大豆、春小麦等的生长,美农报告再次下调以上作物的长势水平。

  我国作物产区

  上周,江南、江淮及江汉的气温在35℃以上,局部超过40℃,不利于一季稻拔节孕穗。西南阴雨持续时间长,潮湿环境令病虫害偏重发生,雨势较大的昆明等地暴发洪涝,部分农田绝收。强降雨袭击东北及华北北部,吉林局部暴发洪涝,威胁作物生长。新疆、西北及黄淮高温依旧,棉花面临蕾铃脱落风险,单产潜力下滑。

  本周,华东、华中及陕西温度持续高企,失墒速度加快,旱区旱情发生发展,对玉米、棉花等作物生长不利,早稻也遭受“高温逼熟”,影响粒重的增加。西南天气虽转晴,但损害已经产生,一季稻和夏玉米长势较常年同期偏差。华北降雨依然活跃,墒情过量,对作物生长不利。

  北美作物产区

  上周,美国产区北部有持续零星降雨,但干旱地区降水量都不大,难以缓解旱情。同时,中部平原及玉米带东部基本没有降雨,堪萨斯、密苏里及伊利诺伊均出现轻微干旱情况,不利于玉米、大豆生长。产区气温明显偏高,玉米逐渐进入温度敏感的授粉期,此时的高温引发市场普遍担忧。

  本周,美国产区气温下降,降水量增多,虽较常年同期偏干热,但总体环境有所改善。之前长期晴朗的中部平原,本周有降水出现,北部平原后半周也将出现降水,虽然降水量不足以消除旱情,但会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预计本周美国产区明显降温,但气温仍略偏高,玉米授粉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欧洲作物产区

  上周三开始,英国、法国及德国出现大范围降雨,并伴有较明显的降温。雨水有利于提高墒情,为玉米、大麦等新季作物带来利好。不过,截至上周,法国小麦收获已过半数,德国和英国小麦及油菜收获也已展开,降雨不仅影响收获进度,也对作物质量造成一定损害。黑海产区降水不多,乌克兰及俄罗斯小麦收获进度得以推进。此外,西班牙、意大利等地高温少雨,不利于作物生长。

  本周,西欧、中欧降水偏多,降水虽有利于玉米等作物的生长,但不利于冬小麦及油菜品质的提高,也不利收获工作的开展。南欧仍是干热天气,西班牙及意大利作物长势承压。

  东南亚作物产区

  上周,印度降水较多,光照不足,部分产区暴发洪涝,土壤养分流失,打击作物长势。本周,印度南部和中部降水减少,日照增多,作物生长环境改善。另外,北部仍被阴雨笼罩,墒情持续过量,病虫害发生发展,土壤养分流失迅速,不利于作物健壮生长。

  上周,马来西亚和印尼棕榈产区雨水减少,干燥天气利好棕榈果串的采收及棕榈油的制作。据南马棕果厂商公会发布的数据,7月1—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单产环比增长17.66%,产量环比增长16.87%。本周,棕榈产区雨水减少,区域最大降水量不足60mm,干燥天气适宜棕榈果的采收。7月之后,斋月结束,棕榈油库存增加的速度将加快,其价格可能无法达到6月的强势程度。


(责任编辑: 张海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