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技术创新下 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问题三大趋势

2017年07月15日 08:09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张光源 刘相波

  自现代意义的金融行业出现以来,技术创新就成为推动金融创新的不竭动力。伴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领域逐步从电子化、网络化、数据大集中向信息化转变,传统金融业的变革和新兴金融的兴起几乎同步展开,各金融要素在与科技的不断融合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中有一个著名的“摩尔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发展之迅速。事实上,不少研究认为,今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将比“摩尔定律”描绘的更快。毋庸置疑的是,以资本天生具备的“逐利性”,金融绝不会“放过”科技进步带来的“福利”,势必搭乘科技发展的“高速列车”。因此,笔者完全敢于展望这样一个情景:金融与科技的融合速度可能呈现指数式的增长。

  基于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背景,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问题面临着来自市场风险、消费者金融素养问题和监管升级等多方面的新挑战。这里重点就技术冲击带来的影响,探讨一下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问题面临的三个新趋势。

  第一个新趋势是在伴随技术进步,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涉及领域、对象及影响范围在扩大,且加速扩大。

  这是因为金融和科技的融合,促使传统金融领域的延伸和新兴金融领域的崛起,壮大和丰富了金融市场,培养了新的金融行为。这就势必导致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内涵的扩大,既包括涉及领域的扩大,如将互联网金融的纳入;也包括涉及的对象群体的扩大,如原本游离于传统金融之外的人群(如偏远地区农民)一旦借助新途径(如数字普惠金融)参与金融消费,就将其纳入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对象。此外,对于金融监管的范围也随之扩大,例如传统互联网科技公司一旦参与金融服务,对其相关业务的监管就应纳入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范围。

  第二个新趋势是技术对金融机构、消费者、金融监管方各自涉及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领域的冲击力越来越大。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伴随金融与科技的加速融合,新的金融服务领域在急速扩张,但自身的消费者保护文化尚未及时跟进完善,甚至为了抢占新的市场领域,忽视对消费者的保护。其中一个严肃的问题是随着大数据计算等技术的深入运用,金融机构可以更便捷、低廉的方式掌握消费者的隐私信息,不恰当的收集、分享,甚至泄露信息的问题也日益严峻。

  对于消费者而言,新技术的冲击沿着两个维度展开。一方面是金融服务被新技术加速革新(或者仅仅是包装),这无疑加重了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认知和抉择的迷茫,特别对于金融素养较低的人群,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近年来频繁爆发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维权事件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新技术培养了新的消费理念,塑造了新的金融行为(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移动支付在偏远地区和农民群体中的加速普及),同时也加强了消费者维权的意识。

  对于金融监管方而言,新技术的冲击同样沿着两个方向展开。一个方向是金融监管面临着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金融与科技加速融合下,金融市场呈现跨地域性、隐蔽性、交叉性、涉众性等多种新特点,创新与风险的矛盾倒逼监管加速升级。另一个方向是金融监管越来越依赖科技力量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无论是前段时间热议的RegTech(监管科技),还是近年来监管机构借助手机终端推动金融知识普及工作,都体现了这种趋势。

  第三个新趋势是金融机构、消费者、金融监管方受到技术冲击的时差不断缩小,趋于同步。

  在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应当说金融机构是最先受到冲击的,在金融服务推出、甚至研发的阶段就自带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问题的印记。随着金融服务走向市场,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就开始接受技术带来的冲击,各种侵权、维权的现象逐步出现。在技术冲击的最后环节,监管方开始采取应对措施,并逐步自我升级。因此,我们认为,该阶段里技术带给不同对象的冲击是有时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滞后、出现被动。

  但是,金融和科技的加速融合,特别是新技术给金融行业带来潜在的颠覆性革命,就很可能使技术冲击的时差逐渐缩小,甚至趋于同步。这是因为,时差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滞后。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实现信息的透明,削弱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同时,技术演化下的监管升级,特别是诸如“监管沙盒”等新型方式的实践,有助于实现金融科技创新与有效管控风险的双赢局面,必将削弱金融机构与监管者的信息不对称。放眼未来,如果新技术给金融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如近年来引起高度关注的“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问题的格局也可能会随之发生重大变革,技术冲击将趋于同步:到那时,一项新技术的出现,金融机构、消费者、金融监管方将基于自身的权益和目标,同步参与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工作中去。不过,随之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自然也是不言而喻、且不可避免的。

  (作者张光源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刘相波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马先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