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盈利模式难建立 *ST三泰引资能否转盈存疑

2017年06月09日 06:54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日前,*ST三泰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进展公告称,公司已与中国邮政及上海复星的子公司签订初步合作意向书,或转让全资子公司“速递易”的部分股权及增资。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中邮与复星虽是*ST三泰的“白武士”,但从目前来看,从快递企业到电商,从科技公司到风投,智能快递柜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因此,未找到有力的盈利模式的*ST三泰能否通过重组在智能快递柜混战中脱颖而出,仍是未知数。

  盈利模式不明

  4月28日,已连续两年亏损的三泰控股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简称从三泰控股变更为*ST三泰。

  据介绍,*ST三泰于2013年起开始布局智能快递柜业务。数据显示,2015年底,速递易业务扩张至全国79个城市,布放网点4.87万个。2016年底线下网点又增至5.6万个。

  *ST三泰表示,经过五年的发展,速递易用户使用习惯已经形成,付费意愿增强,付费服务模式亦已成为行业共识。作为行业第一家收费的企业,速递易“快递员付费+用户超期费”付费模式已基本固化。2017年一季度实现投件单均收入相比2016年同期有大幅度提升,服务价值凸显,预计在不新增网点的情况下,速递易2017年至2020年日单量有望达到188万单、200万单、215万单、250万单,投件收入亦相应增加。

  *ST三泰方面表示,业内预计到2020年快递入柜率有望达20%,即日入柜量达6000万单,对应快递柜格口需求约为7600万个(假设投件率80%),需要增长9.5倍。若入柜率达到30%,快递柜格口约1.12亿个,需要增长14倍,市场需求及潜力巨大。

  也正是预期的向好,*ST三泰2015年两度募资投向“速递易业务”29.4亿元和28.7亿元,输血超50亿元。

  但扩张结果却是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大幅亏损,亏损的主因是“速递易”业务。报告显示,2015年,*ST三泰营业总收入是14.26亿元,同比上涨13.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93万元,同比下降-140.33%。而到2016年收入利润再度下滑,*ST三泰营业总收入10.4亿元,同比下降27.12%;营业利润为-12.4亿元,同比下降1428.69%;利润总额为-12.9亿元,同比下降5427.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亿元,同比下降3337.67%。

  对此,*ST三泰方面表示,由于加大对自身社区生活服务的宣传,占用了部分广告资源,同时由于探索速递易社区新媒体运营模式,预留了部分广告资源,导致广告收入减少。

  同时,*ST三泰坦言,市场竞争加剧,为增强用户黏性,速递易在寄派件业务方面实施了优惠营销策略,也是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

  *ST三泰表示,对于速递易,公司将回归本质,集中力量做好优化网点,积极尝试速递易寄件服务等逆向物流商业模式,发挥速递易、社区金融等社区场景优势,进行社区大数据资源和社区新媒体服务建设,着力构建三泰金融大数据服务雏形,探索速递易流量新的变现渠道。

  智能快递终端乱战

  事实上,随着配送效率越来越受重视,快递寄取的便捷程度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智能快递柜站上风口,成为各路资本追逐的对象。

  除了三泰控股等第三方智能快递柜运营管理公司外,快递企业、电商巨头无不进入,顺丰、京东、苏宁、中集、海尔等纷纷涉足,产生了丰巢、京东自提柜、速递易、收件宝、中集e栈、格格货栈、深圳一号柜、乐栈、鸟箱、近邻宝、派速魔方、收货宝等智能快递柜。

  丰巢是典型的快递企业所建智能快递柜。2015年6月6日,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5家物流公司宣布投资5亿元成立丰巢科技。其中,顺丰持股35%,申通、中通、韵达各持股20%,普洛斯持股5%。一年后,丰巢宣布获得原始股东5亿元增资,用于布局更多城市的智能快递柜网点以及拓展“微仓”等业务。2017年1月5日,丰巢科技宣布完成25亿元A轮融资。

  据悉,五大物流巨头在国内总共拥有超过8.7万个服务网点,85万名一线配送人员,每日递送快件数量占全国总数的50%以上,在资源上绝对占有很大的优势。据丰巢官方数据,目前丰巢完成了超过70个大城市、逾5万台柜机的布局,日均承接超过300万件包裹的派送。

  中集e栈也是第三方智能柜运营公司,e栈是中集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中集电商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及运营的电商智能交付产品。此外,除了能提供免费的快递收发服务外,e栈还可提供订餐送餐,干洗衣物等社区交付配套服务。据悉,未来的e栈可兼具水果、蔬菜等产品的保温、保鲜等冷链服务的功能,打造智能安全的社区微物流交付服务平台。

  “救兵”能否救赎面临考验

  5月24日,*ST三泰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进展公告,表示因筹划重大事项,经公司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已于3月31日开市起停牌,但由于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工作量较大,涉及的沟通协调工作较多,重组方案具体细节仍在谨慎探讨过程中,公司预计无法于2017年5月31日前披露本次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或报告书。

  随后,6月2日,*ST三泰公告称,公司已与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交易对方中国邮政旗下中邮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和亚东北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复星的全资子公司)等签订了初步的合作意向书。交易对象涉及全资子公司成都我来啦网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部分股权转让及增资,不涉及发行股份配套募集资金。

  至此,中国邮政和上海复星正式浮出水面,在这两个来势汹汹的资本大鳄面前,*ST三泰将是怎样的角色还难以判断。

  同时,中国邮政早已推出智能包裹柜,主要是与物业合作,为小区、写字楼以及大学校园提供自助寄件和自助取件的功能。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各地邮政及EMS都有布局智能包裹柜,但分布较零星,未呈规模;各地邮政与不同的企业或机关合作,包裹柜外观各异,功能也略有差异。因此,中邮或借力速递易,加大品牌占有率。

  但也有人表示,对于速递易来说,虽然暂时资金有了保证,但在没有盈利模式的背景下,后续的发展依然难以看清楚。

  的确,不止速递易,整个智能快递柜行业都面临着盈利难的尴尬,以丰巢为例,顺丰控股发布的2016年报显示,丰巢去年营业收入为2173.97万元,但亏损达2.36亿元。

  上述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平均每个智能快递柜的成本在5万元左右,使用寿命约2年至3年。如果算上向该区域物业支付的场地费、维护人员、处理问题人员等一系列成本,一个智能快递柜的成本就会相当昂贵。没有盈利模式的“烧钱”发展是没有未来的。

  资深快递行业人士邵钟林曾表示,智能快递柜的运营模式和经营模式还在积极探索中,问题在于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哪一家第三方智能快递柜运营公司已经盈利了,还都处在烧钱阶段。对单个公司而言还可以继续烧钱,但对行业而言,整个行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盈利模式。

  邵钟林认为,智能快递柜盈利难度大。“目前来看,如果想盈利,便需要快递公司或用户付钱,但是由于寄件人已经完成付费,因此,用户再次付费难度较大。但对于快递企业付费,现在中低端的快递盈利已很单薄,付费也存在很大的难度。”

  虽有了中国邮政和上海复星的支撑,但未找到有力的盈利模式的*ST三泰能否通过重组在智能柜混战中脱颖而出,仍是未知数。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